日,據日經新聞披露,日印兩國政府正推動日本技術和產能向印度轉移。其中,亦以我國產業(yè)界已經超越日本的所謂 “對日本而言,不太先進、不太重要的技術” 為主。例如,半導體、液晶顯示器(LCD)、光伏發(fā)電設備、蓄電池、壓縮機、高鐵等等。…詳情>>
中國移動智慧屏(閨蜜機)市場的全渠道零售量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45.4%,包括三星、TCL、海信、LG、小米等眾多知名廠商的紛紛入局。…詳情>>
環(huán)比跌幅高達28.2%,這是國內彩電市場交出的7月答卷。據洛圖科技發(fā)布的最新數據,2025年7月,中國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僅為186萬臺。除了環(huán)比大跌之外,這一數據較去年同期也大幅下降14.3%,創(chuàng)下近13個月來最大的單月同比跌幅!詳情>>
近日,據韓國行業(yè)研究機構UBI Research消息,TCL華星計劃在廣州廠區(qū)建設代號為T8的一條噴墨印刷8.6代OLED生產線,總投資規(guī)模約200億元人民幣,今年10月動工,2027年開始投產!詳情>>
近日,TCL華星在蘇州基地成功舉行MLED項目COB直顯產品量產儀式。TCL華星首款Mini LED產品——P1.2 COB顯示屏正式實現量產下線!斑@家全球顯示面板第二強的企業(yè),終于向LED直顯市場打出了第一槍”,業(yè)內人士如此分析這一事件!詳情>>
7月 31日,美國公布新一輪關稅戰(zhàn)的 “對等關稅”稅率,區(qū)間為 10%至 41%,其中我國臺灣地區(qū)被定為 20%。這一調整將顯著重塑全球液晶面板行業(yè)的供應格局 ——畢竟,4.2關稅措施后,臺灣地區(qū)相對我國大陸,在液晶面板對美出口中曾 “占盡優(yōu)勢”。…詳情>>
玻璃基板與PCB基板的競爭再次跨過一個里程碑:沃格集團RS項目GCP(玻璃電路板)Mini LED燈板迎來規(guī)模量產。據悉,其玻璃基板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海信旗艦顯示器“大圣G9”,開始打通“成熟量產型號”大規(guī)模應用的“全市場鏈條”。這意味著玻璃基板從一種“路徑設想”,變成了“扎扎實實”的量產成品!詳情>>
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達到120.5M片,同比上漲1.8%;出貨面積為88.8M平方米,同比上漲1.9%。平均尺寸為49.4英寸,與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詳情>>
第一季度,出貨量和出貨面積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5%和13.8%;第二季度的同比變化則由增轉降,降幅分別為7.0%和8.8%…詳情>>
近日,上海市經信委印發(fā)《上海市下一代顯示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行動方案》。這預示著上海這座中國經濟第一城,正式下場新型顯示關鍵產業(yè)鏈的競爭。不過,大屏君卻覺得,上海在布局新型顯示上"起大早、趕晚集",已具有非常的緊迫性!詳情>>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電視市場品牌整機出貨量為1662.5萬臺,較2024年同期小幅增長1.4%。 …詳情>>
綜合一二季度Mini/Micro LED產業(yè)上游企業(yè)財報情況,業(yè)內認為2025年將是該行業(yè)誕生以來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市場將從以技術和產能積累為主的投入期,向未來的“市場收獲期”轉變。…詳情>>
2025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傳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國內98英寸/100英寸等超大屏電視,線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高達178.2%;線下同比增長亦超過74.0%!詳情>>
2025年上半年,全球電視代工市場整體(含長虹、康佳、創(chuàng)維、海信四家自有工廠)出貨總量為5312.9萬臺,較2024年小幅增長1.6%!詳情>>
近日,被很多人翹首以盼的HDMI 2.2標準終于發(fā)布。其依托96Gbps的帶寬,成功超越DisplayPort(簡稱DP)最新版本DP 2.0的傳輸帶寬(80Gbps),更是超越前輩HDMI 2.1的48Gbps帶寬!詳情>>
在顯示技術的金字塔頂端,LED影院巨幕憑借主動發(fā)光、無限對比度、高亮度等特性,正在重塑家庭影音的底層邏輯!詳情>>
2025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線上、線下渠道的平均尺寸分別達到63.1英寸和70.7英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英寸、3.0英寸!詳情>>
2025年7月3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告顯示,中國華潤有限公司收購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案已獲得無條件通過…詳情>>
顯示設備用得越多,眼睛負荷越大;顯示產品尺寸越大,用眼負荷也會越大!有網友指出,如今無論是刷手機、看電視、玩電腦,還是在單位辦公、學生上課,甚至出門逛街,都很難“躲過”顯示屏產品!詳情>>
近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00839,證券簡稱:四川長虹)在四川省綿陽市長虹商貿
近日,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387,證券簡稱:維信諾)在北京環(huán)洋大廈與首創(chuàng)證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