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選用什么格式傳輸高清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其中既有技術因素也有其它原因,圖像質量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決定性的。
目前高清晰度電視的標準有兩種,一種是1080i和P,另一種是720P。
隔行的1080/50i、60i和逐行的720/50P、60P用于播出和制作,逐行的1080/24P、25P和30P只用于節(jié)目制作和交換,1080/50P和60P還沒有實用化。
從地域上來看,在原NTSC國家和地區(qū)中除了美國的ABC和FOX等少數(shù)幾家電視臺采用了720/60P(720/59.94P)以外高清播出大多是1080/60i(1080/59.94i)。在原PAL國家和地區(qū)中大部分采用了1080/50i,歐廣聯(lián)(EBU)建議用720/50P作為歐洲的高清播出格式,720/50P、1080/50i、1080/25P和1080/50P用于高清制作,不過目前歐洲已經(jīng)播出的高清節(jié)目都是1080/50i。
日本(1080/60i)和澳大利亞(1080/50i)的高清播出格式都是隔行的,美國用1080/60i播出的電視臺其制作格式有1080/24P、30P和1080/60i三種,用于交換和發(fā)行的電影、黃金時段電視劇、專題節(jié)目采用逐行24P或30P制作,而新聞特別是體育節(jié)目、直播則采用隔行掃描的60i。歐洲則明確推薦了高清的4種制作格式,其中的3種與傳輸格式720/50P不同。
中國的選擇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幾乎完全相同,高清播出采用了與標清相同的刷新頻率和掃描方式,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考慮到高清與標清的兼容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范圍內高清和標清的播出、制作都將是共存的,與現(xiàn)有標清傳輸格式的刷新頻率、掃描方式相同的60i(日本)和50i(澳大利亞、中國)可以非常容易地下變換成高質量的標清信號以滿足標清播出的需要。
在編碼方式、傳輸碼率相同的條件下用50英寸屏幕顯示對比測試,1080/50i與720/50P的主觀圖像質量評價相差無幾。
歐廣聯(lián)推薦的4種高清制作格式下變換至576/50i(PAL)后都可以得到高質量的標清圖像,從理論上推測1080/50P的下變換質量最好,1080/50i次之,然后是1080/25P和720/50P。不過轉換質量與下變換器采用的算法和信號處理精度有很大關系,很難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