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能化浪潮的推進,車載顯示技術正迎來革命性升級,下半年以來又有一系列汽車品牌選擇Mini 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方案,其憑借高亮度、高對比度、低功耗等優(yōu)勢,正加速滲透至車載領域,成為豪牌與新能源車企競相布局的焦點。
Mini LED從實驗室到“豪牌”的跨越
Mini LED技術的核心優(yōu)勢在于其微米級發(fā)光單元的密集排布。相比傳統(tǒng)LCD屏幕,其局部調(diào)光分區(qū)可達數(shù)千個,實現(xiàn)百萬級對比度與1000nits以上的峰值亮度,完美解決車載場景中陽光直射下的可視性難題。
2025年9月29日,林肯航海家啟航版正式上市,其搭載的11.1英寸Mini LED中控觸摸屏由天馬微電子供貨,再次印證了這一技術趨勢的迅猛發(fā)展。事實上,林肯僅是這場技術變革中的一員——從德系豪華品牌到中國造車新勢力,Mini LED正在重塑全球汽車座艙的交互體驗。
除此之外,還有雪佛蘭探界者PLUS采用了天馬11英寸液晶儀表和11.3英寸中控懸浮式雙聯(lián)屏、全新極氪001采用了天馬HUD顯示技術、全新別克GL8陸尊PHEV采用了天馬15.6英寸吸頂屏和9.3英寸內(nèi)后視鏡顯示屏、新款魏牌藍山更是搭載了天馬的12.3英寸儀表、15.6英寸中控、15.6英寸副駕以及HUD顯示技術。
天馬車載顯示還與長城、長安、比亞迪、吉利、東風、北汽、廣汽、小鵬、理想、大眾、福特、本田等眾多品牌系列車型合作,從傳統(tǒng)的儀表、中控、抬頭顯示,后座娛樂再到副駕、扶手、后視鏡、吸頂顯示等新型應用場景,全面展現(xiàn)了天馬在車載細分應用、品牌覆蓋等方面的全覆蓋。
奧迪在9月推出的E5 Sportback上首創(chuàng)"奧迪智慧島"概念,奧迪智慧島位于中央扶手的位置,設計上融合了觸控條和物理旋鈕,屏幕尺寸為2.43英寸。屏幕采用瑞豐光電Mini COB白光Local Dimming技術,通過面光源發(fā)光實現(xiàn)更小像素間距,達到更高亮度與更高分辨率,為其“自然交互,觸手可及” 的人機交互理念奠定了底層技術基礎。
奧迪智慧島采用 “雙滾輪 + 觸控條” 的模塊化設計,其觸控條依托瑞豐Mini LED技術的高亮度與高對比度的顯示特性,屏幕亮度達1000nit,強光下的屏幕明暗顯示對比清晰可見,通過觸控條滑動可快速切換中控屏的顯示內(nèi)容,同時支持滑動、按壓等快捷功能操作。
Mini LED技術助力“新勢力”車企備賽
在成都車展亮相的極氪9X,配備了16英寸3.5K Mini LED中控屏,采用隆利科技的Mini LED背光顯示技術,屏幕分辨率高達3.5K,PPI為236,1,000,000:1的超高對比度以及900nit的超高亮度,90%的超高屏占比。而極氪7X搭載的量子點膜Mini LED屏同樣采用了隆利科技的Mini LED背光顯示技術。
資料顯示,隆利科技的Mini LED背光顯示技術與小鵬、吉利、極氪、蔚來、理想多個汽車品牌的均有合作。
蔚來全新ES8則重新定義"第三空間"的顯示標準,其SKYLine雙24英寸屏橫貫整個儀表臺,采用隆利科技的Mini LED技術,實現(xiàn)10萬:1對比度與HDR標準。更值得關注的是二排上方還首次加入了吸頂娛樂屏,解鎖影院級的二排觀影體驗。中控手箱處還配備了二排顯示屏幕,可對車輛進行全車交互。21.4英寸吸頂娛樂屏,通過抗藍光涂層與自適應亮度調(diào)節(jié),使后排乘客在行駛中觀看視頻時的眩暈感降低72%。這些創(chuàng)新使得車載屏幕從信息載體進化為"情感化數(shù)字座艙"的核心組件。
智己LS6車型全系標配Mini LED車載屏,瑞豐光電為新一代LS6的車載屏幕性能與量產(chǎn)交付提供了可靠的Mini LED背光技術保障。全新⼀代IM AIOS智能座艙,創(chuàng)新配備27.1英寸5K Mini LED中控雙聯(lián)屏,該屏幕采用了Mini LED COB背光燈板方案,擁有分辨率可達5120×1440,800nit亮度、100000:1超高對比度。
27.1英⼨5K臻彩駕艙屏,瑞豐光電為其提供AM-Mini LED超薄燈板,通過分區(qū)控制技術支持更多分區(qū)排布與精細化控光,顯著提升屏幕的亮度和色彩對比度,以出色的屏幕素質帶來了出色觀影體驗。
小米汽車第二款量產(chǎn)車型YU7搭載的全景曲面投影天際屏及16.1英寸中控顯示屏,均由TCL華星獨家供應。顯示方案包含一塊16.1英寸中控屏(與德賽西威合作)和三塊11.98英寸天際屏(與華陽集團合作)。
小米YU7則通過TCL華星定制的四屏系統(tǒng),實現(xiàn)中控、副駕、后排的全域交互——天際屏采用微棱鏡導光技術,側視亮度衰減控制在15%以內(nèi),解決多角度觀看的亮度均衡問題。
TCL華星表示將與小米深化戰(zhàn)略合作,在柔性顯示、低功耗、高分辨率等領域持續(xù)深耕,雙方將攜手推動智能終端與車載顯示生態(tài)的迭代升級。
全球供應鏈的競合新格局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25年1-9月國內(nèi)上市的新能源車型中,已有38%搭載Mini LED屏幕,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紅旗E202概念車甚至展示出全透明Mini LED車窗的方案,將顯示與車身結構融為一體。分析師指出,這輪技術迭代已形成"硬件升級→軟件生態(tài)→用戶付費"的閉環(huán),例如蔚來吸頂屏開通會員后可觀看專屬4D影片,單車型年內(nèi)容營收預計超2億元。
在這場變革中,中國供應鏈企業(yè)已經(jīng)成為引領者,隆利科技曾在過去宣布擬與德國博世簽署4.2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30.27億元)的采購合同,將為德國博世的BMW(寶馬汽車)項目提供2025-2033年所需的車載MiniLED背光顯示模組產(chǎn)品;京東方通過創(chuàng)新技術如Mini LED、In-Cell、9K分辨率、柔性超聲指紋傳感器模組等提升車載顯示的交互體驗。京東方還為凱迪拉克、紅旗國雅、蔚來ET7等提供MiniLED車載顯示方案;聚飛光電為理想L8、理想L7打造MiniLED交互屏;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市場規(guī)模預計達到450萬片,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9%,未來市場機遇還將持續(xù),不過挑戰(zhàn)依然存在。行業(yè)人士指出,當前車載Mini LED的散熱以及SDR環(huán)境下存在的偏色和刺眼問題、光暈現(xiàn)象;Mini LED背光模組生產(chǎn)成本較高。此外,駕駛場景對屏幕反射率要求嚴苛。預計2026年Micro LED技術商業(yè)化后,或將引發(fā)新一輪替代浪潮。
后記:從林肯航海家到極氪9X再到小米YU7,Mini LED正在重新書寫人車交互的規(guī)則。當屏幕不再是冰冷的設備,而是能感知環(huán)境、聯(lián)動場景的"數(shù)字神經(jīng)",汽車座艙的進化才剛剛開始。隨著5G+技術的普及,未來車載顯示或將承擔起車路協(xié)同可視化、全息交互等更前沿的使命,這場由技術驅動的出行革命,終將改變?nèi)藗兣c汽車對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