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小主”樂視們可還“安好”
2016年是“樂視的大喜大悲年”。而且這種大喜大悲幾乎是整個“互聯網彩電業(yè)”的基本面。對此,只能說,愿2017年走的更好。
上半年,樂視超級電視很嗨!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上午11點,樂視宣布以20億收購Vizio時,整個行業(yè)一片嘩然。這樁上半年就露出端倪的收購案,讓樂視站到了全球彩電業(yè)的風口上:畢竟20億美元對應一家只有400人的銷售型輕公司,這是一筆“不能再溢價”的交易了。
同樣是上半年,樂視4月份與海信爆出“兩個國內銷售量”第一之爭。雖然此后口水戰(zhàn)草草收場。但是,四月份樂視入賬71萬臺大單成為了事實。這一成績幾乎超過小米或者酷開電視,2015年后半年的銷量額。樂視藉此認為,全年沖擊600萬臺目標“不成問題”。
但是,樂視的好日子只過到了上半年。下半年雖然還有919樂迷節(jié)的大單,但是之后的兩次連續(xù)漲價,已經說明“液晶面板”漲價潮下,樂視的“難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樂視在爆出“拖欠貨款門”、美國超級汽車項目被“認為”是“龐氏騙局”——樂視信用危機全面發(fā)酵,關于樂視財務緊張、裁員等的消息此起彼伏。
從上半年全面看好,到下半年全面被質疑,樂視的“過山車”坐的很過癮。事實上,依賴“低成本沖銷量”的互聯網電視邏輯,在2016年行業(yè)漲價大潮下已經走到尾聲。2016年對比2015年互聯網電視品牌除了樂視小米和酷開三強外,其他都已經“低調”很多。尤其是在2017年上游市場依然“全年看緊”的背景下,互聯網電視圈轉向“盈利邏輯”的拐點已經到來。
對于樂視,這個拐點就是賈躍亭11月6日發(fā)布公告承認“擴張?zhí)鞜X太多”;就是樂視網第二大股東、鑫根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曾強口中的“如果賈躍亭不換腦筋 樂視資金鏈還會出事”。這個拐點也是樂視超級電視操盤者,樂視致新所說的“大屏生態(tài)運營收入三年累計要超200億元”。
總之,2017年互聯網彩電品牌的主要使命已經是扭虧盈利:最能圈錢的樂視尚且如此,他人概不會例外。但是,嘴里說盈利很簡單,做到盈利卻很困難。
樂視,口口聲聲硬件免費、盈利靠大屏生態(tài),但是2016年還不是兩次公開漲價、還不是新品價格一次比一次高:12月21日,年度最后一次發(fā)布會,樂視的新品主打39999元樂視超級電視UMax85、5699元樂視超級電視X65、1999元的智能家庭中心-屏霸——各個都不是“成本定價”的便宜貨。同樣的事情,小米、微鯨等互聯網品牌也一直在做;蛘哒f產品更大、配置更高、價格翻番已經成為互聯網電視的常態(tài)。
2017年“打不起”價格戰(zhàn)。這一點在2016年的互聯網彩電圈已經“被證明”。但是,對于互聯網彩電企業(yè)沒有被證明的事情是“如果不再便宜,人們還需要他們嗎”?2016年,即便上游面板漲價兇猛,但是至少還有國內彩電市場1成的銷量成長;2017年,這種總量增長的行情不會這么好,那么面對純存量市場的競爭、在面板價格高走的背景下,互聯網品牌的盈利之路,也許會頗多坎坷。
雖然,理想上,希望每個品牌都會強大。但是,現實的競爭很殘酷。樂視在2016年下半年,已經動搖了的“觀察者信心”,以及未來不會不激烈的市場競爭,甚至還會有“現金流上的輸血門”,2017年樂視能否上演“甄嬛的逆襲”依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