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教學方式?jīng)Q定教學效果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9-10-28 作者:pjtime資訊組

    在一次“安全教育日”宣傳活動中,主持人向現(xiàn)場的家長提問:“大家覺得幼兒園階段的教育重要嗎?”大家都說重要。主持人接著問:“大家覺得幼兒園階段,哪方面教育最重要?”現(xiàn)場的家長就開始有各種各樣的答案了,有的說習慣養(yǎng)成,有的說藝術(shù)素養(yǎng),有的說科學素養(yǎng)。主持人聽完之后一臉嚴肅說:“我覺得在座各位的理解太片面了,幼兒園階段,安全教育最重要。生命安全就像所有數(shù)字前面的“1”,如果沒有“1”,后面再多的“0”都是“零”!敝鞒秩酥v完,熱鬧的現(xiàn)場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大家都若有所思。

    是的,對于3歲-6歲的孩子來說,沒有什么比安全教育更重要的事情了。但是,對活潑好動的孩子進行安全教育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因為幼兒園安全教育的主題內(nèi)容非常多,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室內(nèi)室外安全、防拐騙、防溺水、防火避震等等,涉及的場景非常復(fù)雜,幼兒園沒辦法提供各種場景和條件給予小孩子學習體驗。另一方面,幼兒園老師的知識也是有所側(cè)重的,也很難掌握所有安全知識。

    因此,幼兒園需要根據(jù)3-6歲年齡段小孩子的心理特征,采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吸引孩子學習,提升學習效果。近年來, 全國2000多所幼兒園和教育機構(gòu)采用了“恩授”AR體感互動教學系統(tǒng)進行安全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獨特優(yōu)勢:

    一、游戲化學習方式,幼兒學習專注力更高。

    成年人都知道,小孩子好動多動,很難安安靜靜地學習。特別是生命安全知識比較難懂,傳統(tǒng)的圖文視頻教學方式,學習效果比較一般。但是變換一下方式,把老師單向傳播的教學方式改為玩游戲,那對小孩子來講簡直就是“大福利”了。  

    恩授”AR體感安全教育游戲,是讓小孩子以第一人稱方式進入地震、火災(zāi)、溺水、扶手梯、馬路等逼真的三維場景進行學習體驗,小孩子的參與感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全身心“嵌入”游戲場景當中,“身臨其境”地獲得真實體驗與感知,專注力非常高,學習效率自然就高。

    二、游戲化學習方式,幼兒記憶力更強

    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被父母批評“水過鴨背”、“左耳進,右耳出”。其實這是小孩子的通病,因為小孩子只會記住感興趣的東西,不感興趣的東西基本都是“過目即忘”。

    恩授”AR體感安全教育游戲,以故事為線索貫穿整個游戲,孩子們在接近真實的三維情景中通過闖關(guān)考試的形式學習各種安全知識,做對了會有鼓勵,做錯了會有糾正。小孩子對獎勵和批評都非常在意,他們會反復(fù)練習,爭取更多的獎勵,從而加深對安全知識的記憶。當真的遇到危險發(fā)生的時候,大腦里面的安全知識記憶就會馬上指引小孩子做出正確的自救行動。

    三、游戲化學習方式,老師更輕松

    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課,幼兒園老師要提前收集各種材料,制作PPT課件,課堂上要反反復(fù)復(fù)講,孩子們還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特別受限制的是,小孩子年齡太小,不能參加危險性的場景的觀摩和體驗,使到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恩授”AR體感安全教育游戲,通過AR技術(shù)、體感技術(shù)和3D技術(shù)重現(xiàn)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拐騙、防溺水、防火避震等場景,把各種安全知識融合在教育游戲中。在安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再是單向的講解,而是做好學習流程的組織,讓孩子自主學習自主體驗。老師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上,學習結(jié)束后對一些知識重點進行總結(jié)和強調(diào)就行,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加輕松。

    幼兒的安全,是一個家庭的幸福美滿的頭等大事,也是一個幼兒園正常運營的頭等大事!吨泄仓醒 國務(wù)院關(guān)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里面特別強調(diào):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實園長安全主體責任,健全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責任制,強化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家長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并通過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方式提高幼兒感知、體悟、躲避危險和傷害的能力。

    幼兒園安全教育任重道遠!只要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希望所有家長、所有幼兒園高度重視,全策全力,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關(guān)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