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輸出。Dynamic(動態(tài))模式,作為這臺投影機最明亮的預設模式,在ProjectorCentral的測試樣機上測得1939流明。這個值非常接近W7000的2000流明的標稱最大輸出。Dynamic設置有著偏綠的染色并且傾向于夸張的色彩和對比度,因此最好保留給明亮的環(huán)境下的應用,此時需要額外的亮度輸出來對抗環(huán)境光線。
接下來的預設值,Standard(標準)模式,在燈泡為全功率時測得1019流明。Dynamic和Standard 模式之間的巨大差異可能是由于Lamp Native(燈泡原生)色溫預設值的使用,該預設值能夠以色彩準確性為代價,榨取亮度輸出。Dynamic和Standard模式都缺省使能了BrilliantColor(極致色彩),這也會提升亮度。在兩種模式下關閉BrilliantColor都能產生一個更為平衡的畫面,并導致亮度輸出22%的縮減。
Cinema是2D下的最后一種可用的預設值,也是我們最喜歡的用于電影和電視的模式。Cinema模式在燈泡為全功率并且鏡頭位于最廣角設置時測得909流明。另外,W7000在產生這種亮度時能夠達到88%的亮度均一性。最終結果是一個明亮而華麗的圖像,整個畫面都具有均勻的照明度。如果你希望達到16英尺-朗伯的SMPTE標準的建議值,這個亮度足以點亮一張140英寸對角線1.0增益的16比9銀幕。
在較小的銀幕上,909流明過于明亮了。在這種情況下,切換到Eco燈泡模式會將亮度輸出減少19%,從而把Cinema模式降低到740流明。對于一張100英寸對角線銀幕仍然有點亮(1.0增益下的25 fL),但如果房間中有任何環(huán)境光線,這個亮度就會很有用。除了使用1.5比1變焦鏡頭的長焦端(亮度輸出減少9%),沒有其它方便的方法能進一步減少亮度輸出。你能做的只有購買一個單獨的減光鏡(ND filter)并且將它安裝到投影機鏡頭的前面。
從好的一方面講,所有這些高亮度都讓W7000擁有足夠的亮度進行3D顯示。投影機擁有專門的3D模式,在顯示3D內容時會自動激活。雖然調整這個模式可能會有點棘手(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3D校準信源),但投影機會保留2D模式下的色溫調整值。
我們的測試表明,3D模式在ProjectorCentral的測試樣機上產生了1100流明,并且BenQ的3D眼鏡對接收到的所有光線的傳輸率為28%。如果你有一張1.0增益銀幕,在100英寸對角線銀幕上就能產生11 fL。對于3D,這個值相當不錯了。如果銀幕增益提高到1.3,你會在相同的銀幕尺寸上獲得14 fL。
色彩。W7000的出廠缺省設置顯示出一些相對BenQ之前的家庭影院投影機的改善。最明顯的例子是,W6000顯然需要在使用前進行校準。W1200也是一樣。在那兩次評測中,我們都提醒BenQ要在出廠預設值上多下點功夫,看來他們似乎接收了這個建議。W7000拿出包裝盒就能使用,而校準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BenQ W7000校準之后的RGB電平
我們最喜歡的用于觀看電影和電視的Cinema模式,在我們的測試樣機上的缺省色溫在6100K附近。陰影部分稍微更紅一些,在6000K左右,而高光部分稍微偏冷一點,在6200K。進行一些快速的調整就能賦予投影機一個光滑、始終如一的平坦的灰度曲線,在6500K上下不超過50度。我們使用的設置值,雖然只針對我們的這臺機器,但也可以給你自己的調整提供一個有用的起始點:
R Gain 47 R Offset 253
G Gain 38 G Offset 255
B Gain 37 B Offset 255
雖然這不能給W7000帶來完美的灰度表現(你會在20%,50%和100%照明度上發(fā)現一些小的偏差),然而由于調整選項的步進過大,很難再更進一步了。在任何調整項目上動一個點,都會在銀幕上產生可見的區(qū)別,因此在你進行微調時,注意不要矯枉過正。好的一方面在于,萬一出錯,還有一個重啟按鍵可以推倒重來。
輸入延遲。某些視頻游戲(那些準確的時機至關重要的游戲)需要投影機盡可能快地處理和顯示圖像。信號從進入投影機到顯示在銀幕上的時間被稱為輸入延遲。我們的測試表明,W7000對60Hz信號產生了大約3幀的延遲,即50毫秒左右。這讓W7000正好位于中游:既不快,也不算慢。嚴肅的游戲玩家,即購買投影機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游戲的人,會希望得到一臺更快速的投影機。普通的游戲玩家,如果看重游戲性能,就需要自己判斷能否接收這種程度的輸入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