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4.5代線遍地開花 液晶屏投資無奈“做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更新日期:2008-06-03 作者:佚名

4.5代線投資潮

   就在國內高世代液晶屏生產線投資無法取得有效突破的同時,以4.5代線為代表的低世代線,卻開始像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開始“發(fā)芽”。

  5月26日,京東方發(fā)布公告稱,決定向成都京東方增資10.7億元,其中先期投入2.4億元,進行4.5代線建設。與此同時,也有消息稱,湖南長沙有關方面也有意尋求與京東方進行技術合作的形式,在當地投資建設一條4.5代線。

  在此之前,深圳中航集團(深天馬大股東)也與武漢市高新區(qū)簽署了投資4.5代線及彩色濾光片生產線的初步協(xié)議。另外,來自香港學界的郭海成也計劃在廣東南沙成立大凌光電,投入4.5代生產線裝置;還有香港財團也計劃在佛山成立茂勤光電,投入4.5代生產線生產;中山古鎮(zhèn)也在積極籌備引進1-2條4.5代線。

  如果這些項目順利投產,未來兩年中國的4.5代生產線將達到7-8條。

  

  據記者了解,長沙尋求液晶屏投資項目以及與京東方進行接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湖南省信息產業(yè)廳有關人士表示,1994年,LG、飛利浦、曙光共同投資6億美元在長沙建立了彩色顯示器及其零部件的重要生產基地,但在從CRT向液晶的升級過程中,長沙目前的生產線早已落后了。從2005年開始,湖南有關方面就開始尋找液晶屏生產線的投資方,幾年間先后與包括京東方、冠捷、LG-飛利浦在內的投資方進行過接觸。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決定到成都投資4.5代線前,京東方曾在2007年先后到廣東、湖南長沙和武漢等地考察。而湖南省信息產業(yè)廳的有關人士也曾到京東方的北京工廠參觀,雙方曾進行了深入的談判。

  從目前來看,顯然長沙在與成都的競爭中落了下風,京東方的4.5代線項目最終選定成都。京東方有關人士表示,到成都投資4.5代線是考慮到當地政府提供的優(yōu)惠政策,以及當地的產業(yè)配套,特別是液晶顯示器、數碼相框、液晶電視等產品。

  在此過程中,長沙也在尋找新的投資企業(yè)。今年3月初,冠捷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段振華、中國區(qū)自有品牌總經理徐文選來到湖南,開始了為期3天的考察。長沙市有關領導會見了冠捷科技集團高層一行,從物流運輸、產業(yè)配套、人才資源等方面介紹了長沙的優(yōu)勢,并且表示將成立專門班子跟進服務這一項目,為項目建設營造優(yōu)良環(huán)境、提高政策支持。

  然而,冠捷的這次投資此后便沒了結果。長沙市又開始尋求與京東方進行合作。這時候,京東方的4.5代線項目已經選定成都,而且按照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的說法,京東方接下來投資的目標是7.5代線。

  對于京東方有意在長沙再投資建設第二條4.5代線的消息,京東方公關總監(jiān)張宇在6月1日對本報記者予以否認。

  湖南省信息產業(yè)廳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長沙再次接洽京東方,并不是希望它來投資,而只希望京東方對長沙有意上馬的4.5代線,提供技術支持,畢竟國內擁有液晶屏核心技術的企業(yè)不多,“當然我們也會繼續(xù)與上廣電、深圳中航集團進行談判”。

  在此之前,深圳中航集團(深天馬大股東)也與武漢市高新區(qū)簽署了投資4.5線及彩色濾光片生產線的初步協(xié)議。另外,來自香港學界的郭海成也計劃在廣東南沙成立大凌光電,投入4.5代生產線裝置;還有香港財團也計劃在佛山成立茂勤光電,投入4.5代生產線生產;中山古鎮(zhèn)也在積極籌備引進1-2條4.5代線。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在籌劃的4.5代線將達到7-8條,其中京東方于今年3月底時正式動工的4.5代線明年第1季度就可以量產,更多的4.5代線將在2010年前后落成。

液晶屏投資新動向

  

  液晶屏等上游產品一直是中國彩電產業(yè)的短板,對彩電、PC等行業(yè)來說有很大制約。由于第五代液晶面板廠的投資額動輒數10億美元,因此,國內目前只有京東方、上廣電等極少數廠商擁有第五代液晶面板線。但這些企業(yè)在投入巨資之初,卻面臨全球液晶產業(yè)發(fā)展的低潮,企業(yè)因此也出現虧損。直到從2007年年初開始,全球液晶產業(yè)開始回暖。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液晶屏三巨頭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原來醞釀的重組擱淺,這三家液晶屏企業(yè)便拉開了新一輪的產能競賽。

  今年5月,上廣電基本完成內部資產的整合,其旗下液晶屏業(yè)務將基本上都挪至廣電電子(600602行情,股吧)。

  有消息稱,廣電電子在獲得控股股東廣電集團完整的5代線業(yè)務后,今年下半年將啟動6代線的開工建設。

  記者了解到,由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方面相當重視面板顯示產業(yè)發(fā)展,液晶面板也是信息產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發(fā)展的核心基礎產業(yè)。再加上各地方政府為配合中央政策、提升當地產業(yè)競爭能力的考慮,也在大力推進液晶面板投資,包括廣東、四川、華東等區(qū)域籌設液晶顯示產業(yè)聚落與拉攏企業(yè)進駐的動作,均相當積極。

  此前,消息人士還告訴記者,龍騰光電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和“借殼上市”的計劃正進入關鍵階段。作為國內液晶屏三巨頭中唯一沒有成功上市融資的企業(yè),龍騰終于邁出了上市的第一步。

  一直以來,難以捉摸的周期性是液晶屏企業(yè)的最大困擾。2005年第四季度開始,京東方、上廣電與國際液晶巨頭三星、LG-飛利浦等一起陷入了行業(yè)性虧損周期,直到2007年第二季度才開始徹底走出虧損,然而對于新的盈利周期究竟能持續(xù)到何時,業(yè)界有著不同的判斷,而且不同代級的生產線盈利周期也不同。

  從目前來看,相對于液晶電視、數碼相框每年50%以上的快速增長而言,5代線切割的17英寸、19英寸屏主要用途是液晶電腦顯示器,其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將在5%-10%之間,2010年后甚至將可能出現停滯的情況。而國內企業(yè)再向更高代生產線升級則面臨資金、技術困難,以及與全球范圍其它競爭對手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等挑戰(zhàn)。

  事實上,對于投資動輒20億-30億美元的6代線、7代線項目,一方面國內的企業(yè)和地方都缺乏如此大的資金支持,而且擁有這些高世代線核心技術的國外企業(yè)都拒絕將其轉讓給國內企業(yè)。

  目前,國內擁有6代以上核心技術的企業(yè)只有京東方、上廣電等。顯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多的地方政府只能選擇投資總額在30億元左右的4.5代線。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深圳代表處市場總監(jiān)張兵告訴記者,“國內如此多的企業(yè)如此看好4.5代線的市場前景,也是因為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qū)的企業(yè)也在逐步退出這塊市場,近兩年國外4.5代線的投資在逐步減少,顯然這給國內企業(yè)進入提供了機會。

產能過剩隱憂

  記者了解到,在4.5代線的投資上邁出最早一步的是深圳中航集團旗下的深天馬,隨著其4.5代線落戶上海并于今年3月正式投產,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已經出現了業(yè)務盈利,這顯然與國內數碼相框、PDA手機等數碼產品的高速增長有關。

  對于目前各地爭相上馬4.5代線的情況,也有業(yè)界人士表達了隱憂。張兵表示,“4.5代線主要用于切割10英寸以下的液晶屏,目前數碼相框以及小屏幕筆記本電腦、如易PC的市場放大給這些提供了機會,然而這塊市場將是OLED面板接下來要進軍的領域,目前OLED已經在4英寸以下的手機、MP3等小屏市場中搶奪了液晶屏的部分市場份額,到明年其將延伸到5-10英寸的領域!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的4.5代線到2010年卻可能達到7-8條,占全球的一半,這可能會重演前幾年國內5代線集體虧損的情況。

  對此,茂勤光電有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要投資的4.5代生產線,應會以低溫多晶硅(LTPS)技術切入,接下來就是要投入主動有機電激發(fā)光二極體(AM-OLED)產品的發(fā)展,“我們已經為4.5代液晶屏向OLED的升級做好了準備,如果液晶屏業(yè)務虧損我們就果斷轉型”。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