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謂是機頂盒市場的好運年。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定,以免費贈送機頂盒的模式來促進數字電視推廣之后,近日,機頂盒市場又迎來第二個春天。
在8月18日舉辦的2005中國數字電視產業(yè)高峰論壇上,中國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監(jiān)測中心技術總監(jiān)張素兵透露,目前機頂盒機卡分離標準草案已經完成,正在進行最后的審查工作。該標準出臺之后,制造商就可以實現機頂盒的大規(guī)模生產,同時打破目前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向廠家定制機頂盒的模式。
機頂盒市場增長緩慢1999年微軟帶來的維納斯計劃已經無疾而終,但在當時算為冒進的機頂盒卻在近幾年嶄露頭角,尤其在有線電視數字化計劃推出之后,機頂盒作為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轉化的媒介被炒得轟轟烈烈。
但實際上,機頂盒此前的推廣仍然沒有最初預期的火爆。數字電視計劃啟動之初,曾有人預測,中國當前有3億臺模擬電視,如果需要接受數字信號,那么購買機頂盒的市場大約在3000億元左右。
廣闊的市場吸引了眾多經營者。在誘惑下,康佳、創(chuàng)維、TCL、長虹甚至清華同方、長城等傳統(tǒng)家電企業(yè)和IT廠商都開始涉足機頂盒領域,甚至不少外國企業(yè)也擠進來企圖分一杯羹。
然而群雄逐鹿的場面并沒有帶動市場的火爆,機頂盒市場一直面臨著數字電視有線和地面?zhèn)鬏敇藴实募姞,標準的不統(tǒng)一,阻礙了市場的發(fā)展。
創(chuàng)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研究開發(fā)中心總經理王曉暉坦言:"IP機頂盒的市場需求很大,但市場規(guī)模還是不大,目前仍然是地區(qū)小規(guī)模的試用。缺乏網絡資源、高質量節(jié)目源以及相關標準不統(tǒng)一都是制約機頂盒市場發(fā)展的因素。"
據了解,從2003年開始,每年全國有線電視用戶購買機頂盒的數量都不過是幾十萬臺。面對這塊增長緩慢的蛋糕,以諾基亞為代表的不少企業(yè)都黯然退出了中國機頂盒市場。
機卡分離降低運營成本在眾專家廠商眼里,機卡分離無疑是挽救機頂盒市場的良藥。
機卡分離指的是數字電視本體,也就是數字電視終端中可通用的部分分離出來,做成主機;而各地電視運營商的接收系統(tǒng)則做成不同的"卡",這樣機頂盒本身就可以通用,而選擇不同運營商的節(jié)目只要更換不同的"卡"就可實現。
在目前的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中,運營商出于成本的考慮,向用戶贈送的都是功能簡單的基本型機頂盒,但這種產品升級困難,難以適應未來的高級應用。如果采用機卡分離方案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清華大學數字電視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興軍教授介紹:"一體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升級,數字電視與模擬電視的區(qū)別不僅僅在于音、視頻質量的提高,還在于可以提供各種各樣的增值應用業(yè)務,并且不斷進行升級。如果為了一個新應用就換掉整個終端機,用戶顯然難以承受。而機卡分離的基本型盒子都留有一個UTI擴展接口,在通用USB基礎可以保證軟件方便地升級。運營商想增加任何新業(yè)務和新功能,都可以通過更換擴展卡來完成。"他還表示,通過機卡分離,運營商可以將基礎性及個性化的功能分開,大大提高工作效益。因為針對不同用戶和不同的需求,可以開發(fā)定制化的服務,通過擴展卡銷售給用戶。如果沒有機卡分離,運營商就得為所有用戶升級,其中可能百分之八十的用戶都不會去用,成本自然就會上去。
機頂盒可進商場銷售機卡分離對于數字電視運營的最大貢獻是改變目前運營商贈送機頂盒的模式,將機頂盒擴大批量生產,能夠上市,甚至進入普通商場銷售,變成良性的銷售模式,同時給與消費者以選擇的權利。
上海交大的鄭世寶教授表示:"機卡分離首先是為機頂盒制造商解決規(guī)模生產的瓶頸,使得機頂盒成為通用產品,可以大量生產,運營商不需要去定制機頂盒,減輕了負擔。第二是CA卡成為可選產品,用戶可以自由選購自己需要的服務,最終使用戶得到實惠。此外,接收機的多樣化、增值服務的多樣化將不再受限制,大大帶動數字電視產業(yè)的國產化,國產智能卡芯片制造,提升國產CA的競爭力。"
易觀國際分析師認為:確定機卡分離方案,將對2006年的數字電視產業(yè)的大幅增長起到巨大的推進作用。在此前提下,2004年-2008年中國數字電視用戶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64.6%,到2008年底中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有望超過5000萬戶。2004年-2008年中國數字機頂盒出貨量復合增長率達126.4%。
至今為止,已經沒有人能懷疑這個被定義為"過渡產品"的機頂盒所擁有的市場潛力。以中國市場近3億臺的電視保有量計算,只要數字電視的接收和顯示功能仍舊分離,即便在數字電視普及之后,占有價格優(yōu)勢的機頂盒廠商仍擁有廣闊的生存空間。而目前隨著機頂盒價格的降低和機卡分離的來臨,國內機頂盒產業(yè)更是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