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Port的技術是全部砍掉重練,雖然和HDMI一樣是純數(shù)位端子,但底層訊號改用PCI-Express,而不是Silicon Image獨占的TMDS技術。用PCI-Express有諸多好處,PCI-E是以組合Lane通道的方式來增加傳輸頻寬,所以DisplayPort的接頭都長一樣,但里面可以跑不同的Lane數(shù)來支援到不同的最高解析度,最多可合并4條Lane,支援到2560x1600,但接頭只比HDMI Type A(最高1920x1200)稍大一點點。
另外,DisplayPort很容易就能內建到顯示晶片上,并讓顯示晶片能直接驅動面板,不必再透過Scaler晶片,這幾年大家應該都快被Scaler搞死了,什么1:1、Overscan、Underscan都是這些Scaler晶片和訊源打架,DisplayPort可能還是會有這些問題,但至少能直接從訊源端軟體控制,而更新電腦或播放機的驅動程式或韌體,比更新螢幕韌體簡單多了。
最后,既然是PCI-Express通用匯流排訊號,那基本上DisplayPort想傳什么都可,只要透過顯示晶片pass出去就好,Webcam、音效、讀卡機、USB Hub通通可以附帶進去,一條線就接上多功能螢幕的所有花樣,甚至能輸出兩個以上的訊號,單一接頭變雙螢幕。當然,這些在初代DisplayPort螢幕上還看不到,或許未來會出現(xiàn)。
由左到右,DVI、HDMI和DisplayPort
特寫比較一下HDMI(左)與DisplayPort(右),兩個都是USB式的接頭,好插拔且不易松脫,兩個也都有很清楚的防呆方向,要霸王硬上弓是不可能的。DisplayPort的接頭稍大一點,但DisplayPort的針腳其實只比HDMI Type A多一根,可是支援的最高解析度卻是兩種等級,3008WFP送的DisplayPort線可輸出到2560x1600。
只要買3008WFP,就送一條DisplayPort線,請小心保管這條線,我翻了一下,全世界好像只有eBay買的到,R拍、Y拍、號稱什么怪雞絲都有的日本Y拍也找不到。
這是青云特別借出的轉接線,雖然DisplayPort的訊號和HDMI完全不一樣,但DisplayPort線路規(guī)格允許送出DVI的訊號,所以圖中這種單向轉接頭還蠻好做的。但它有很多限制:1.它只能從DisplayPort轉DVI;2.轉過去之后只剩Single Link DVI(因為Dual Link DVI針腳數(shù)大于DisplayPort)。要做成DVI轉DisplayPort,或是轉過去有Dual Link DVI,就得另外加晶片到轉接線里。
仔細看DisplayPort的接頭,上面有兩個小小的扣具,可讓接頭「鎖」在插孔里,不會一拉就掉,要按接頭上的按鈕才能拔出來。
DisplayPort內部是四組PCI-Express的Lane組成,如果螢幕不需要高解析度(比如Notebook),就可以少做幾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