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廣電總局:盒子的最大推手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4-09-23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自年中6月以來,智能盒子產業(yè)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廣告單:而且是全免費的廣告。這就是廣電總局對涉及網絡電視內容產業(yè)的嚴查、嚴管。這讓盒子的影響力迅速從年輕人、科技圈擴散出來,成為全社會關注和關心的一個產品。

    廣電總局查內容,硬件盒子撞大運

    此次“凈網行動”中,廣電總局對“網絡電視”產品的查處,實際上是重新、從嚴執(zhí)行“2011年底,廣電總局下發(fā)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通知(廣電181號文件)”。該文件自身并沒有對任何硬件產品的技術和形態(tài)做出“限制性”規(guī)定,而是通過規(guī)定在“網絡電視”服務中如何確定內容合法性的流程、以及誰對內容合法性的結果負責的“軟件”和“產業(yè)體系”,來確保電視終端平臺的內容安全。

廣電總局:盒子的最大推手

    所謂電視終端平臺的內容安全是指:內容播出可管可控、播出內容合法合規(guī)。其核心是電視終端內容播出權的有限擴散,而不是無條件擴散;同時,必須控制涉及暴恐、反動、色情等違法內容的出現。

    對于非法內容的“擔心”,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今年雖然前面有快播被查,觸犯刑律;新浪備查,被吊銷網絡視頻傳播和網絡出版兩張牌照;但是,9月份又有騰訊、搜狐、迅雷因監(jiān)管不力各被罰款5萬元的案例——這些動輒百億資產、數萬人的大公司,名牌企業(yè)尚且如此,怎能不讓人對更多的中小網站和視頻公司的內容控制能力擔憂呢!

    因此,在鐵的事實面前,廣電總局的“嚴查重典”勢在必行。第一個撞到槍口上的是小米盒子,也是盒子領域品牌影響力最大的之一。小米盒子因為缺少牌照一度被勒令停止服務。此后,盒子領域另一個銷量更大的品牌樂視也遭遇了同樣的危機。

    出現這種局面,核心原因是小米、樂視有法不依:雖然廣電181號文并非不能質疑,甚至通過人大、政協(xié)、行政申訴、法院等手段企業(yè)也可以推動這一政策文件的修正,但是在該文件依然存在有效的時期內就必須無條件嚴格執(zhí)行。不能隨便一個人,找?guī)讉理由,說一項法規(guī)不合理,就可以不執(zhí)行——這不是法制社會和法制精神的體現。更何況,181號文就今天而言還談不上過時、或者有重大缺陷。忽視一項法規(guī)的存在,后果自然就是被處罰。

    但是,廣電總局的年中以來所有的處罰都沒有系統(tǒng)的針對任何硬件產品:包括智能電視、盒子、智能路由等。廣電總局的執(zhí)法集中在內容和內容傳播通道上,即播控平臺和APP。這方面涉及的司法問題核心是“網絡視頻如何進入電視”——廣電總局從未說過,網絡視頻不允許進入電視平臺的話。事實上,目前網上看視頻的人的確很多,但是依然沒有電視平臺的絕對數量大;其次,網絡上看視頻的人看的最多的還是電視劇、電影等,即便是美劇、韓劇本質還是傳統(tǒng)電視內容。這也是廣電總局堅決管制非法內容通道的原因。

    這波次的嚴查,表面看盒子第一個中槍:代表者是小米和樂視,但是客觀上盒子卻是占了最大便宜的產品。廣電部門的行動引發(fā)的媒體公開報道,形成了一波浩瀚的“免費盒子廣告”。盒子產品的影響力更加深入人心。而且嚴管之下,更為純凈的盒子市場,也使得家長型消費者更能,“放心購買”。

    2014年9月份,優(yōu)酷和中國電信各自聯合牌照方,又推出兩款盒子新品——這就是嚴查不僅沒有妨礙盒子市場發(fā)展,反而促進了其市場發(fā)展的明證了。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