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巨人柯達的隕落

來源:網易財經 更新日期:2012-02-22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131歲高齡的柯達,終究未能留住自己的輝煌一刻。在1月19日,其向法院遞交自愿破產業(yè)務重組申請?逻_董事長兼CEO彭安東(Antonio M. Perez)將此次的申請,定位為柯達在轉型上邁出的“極具意義的一步”。

    在數碼影像技術的沖擊下,傳統(tǒng)膠卷的輝煌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從柯達的財務數據上得到最為直觀的體現(xiàn):自1997年后除2007年一年外,再無盈利記錄。所以,在更多人眼中,柯達這“極具意義的一步”顯得凝重無奈,在膠片業(yè)務上分外執(zhí)著的柯達,曾參與到數碼技術變革的每個細節(jié),但是其固執(zhí)和在數碼時代的遲鈍,最終導致了其百年沉浮后的隕落。

    或許,柯達在1975年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一臺數碼相機之時,未曾想過將在其后的被數碼浪潮中損落。彼時,柯達的膠片業(yè)務正笑傲全球,并牢牢占據美國90%的膠卷市場以及85%的相機市場份額。

    酣睡的巨人

    1880年,喬治·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劑配方制作膠片;八年后正式推出柯達盒式相機,和那句著名的口號:“你只需按動快門,剩下的交給我們來做!

    接下來,X射線的發(fā)現(xiàn),無數世界級照片,諸多新聞熱點......柯達提供的光影世界與人們的記憶瞬間緊密相連。哈佛商學院200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止1975年,柯達壟斷了美國90%的膠卷市場以及85%的相機市場份額。

    在最鼎盛的時期,柯達在全球的雇員超過14.5億人,儼然彼時的“蘋果”,未曾預料到未來數碼時代帶來的“創(chuàng)造性破壞力”。

    事實上,如今風雨飄搖的柯達,曾參與了數碼相機崛起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其擁有的超過10000項專利中,有1100項的數字圖像專利組合,遠超其他任何一個同行。

    1975年,柯達發(fā)明了數碼相機,并將其用于航天領域;1991年推出專業(yè)級數碼相機,像素數達到130萬;1995年發(fā)布首款傻瓜型相機供非專業(yè)攝影者使用;1998年開始生產民用數碼相機,卻只是把它作為熱身運動,缺乏長遠而明晰的戰(zhàn)略。

    直至上世紀末的1999年,美國市場傳統(tǒng)膠卷的銷售增長速度仍高達14%。僅僅一年時間,2000年底,膠卷需求開始停滯。

    一直將膠卷帶來的巨大現(xiàn)金流作為“主菜”,將數碼產品作為“小菜”的柯達,在此刻仍認為膠卷的沒落是整體經濟衰退造成的。

    2002年底,柯達終于意識到,在數碼影像技術的沖擊下,傳統(tǒng)膠卷的輝煌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萎縮的膠卷市場,從柯達的財務數據上得到最為直觀的體現(xiàn):自1997年后除2007年一年外,再無盈利記錄。

    專利無疑是柯達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一筆財富。近年來不斷對蘋果、富士、三星等提起侵權訴訟的柯達,終在去年的8月開始兜售其1100項數字圖像專利。這筆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財富,吸引了包括蘋果、RIM等公司的注意。

    時至今日,柯達已成負債高達68億美元的末路老人,其資產總額僅在51億美元。而其市值也從歷史峰值310億美元,降至今年年初的1.75億美元。十余年間,市值蒸發(fā)超過99%。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