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國產彩電企業(yè)還只能是個“追趕”的角色

來源:廣州日報 更新日期:2010-12-20 作者:佚名

    國彩電行業(yè)已從2006年底開始了進軍上游的努力,長虹于2007年在四川綿陽投資上馬中國首條等離子屏生產線,并在2010年初實現了年產能216萬片的全球第三的等離子面板產能,并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開始布局。

    TCL、海信等彩電廠商從液晶模組開始布局上游,而在4萬億元投資計劃的推動下,華星光電、京東方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也開始布局。

    不過在液晶和等離子面板的布局上,業(yè)界開始討論哪個更適合中國?

    帕勒咨詢機構資深董事羅清啟表示認為,“相對完整的產業(yè)鏈很可能使等離子成為中國彩電業(yè)的救命稻草。就液晶面板生產線而言,原始漿料、玻璃基板等基礎原材料都要依賴海外進口,從這個意義上看國內企業(yè)還是一個加工廠,只不過是產業(yè)鏈的長度得到延伸而已。但等離子卻不同了,國內已經有相對完整的產業(yè)鏈了!

    但對于等離子能否借3D之勢迅速崛起,不少主打液晶的國內廠家仍存憂慮,“畢竟等離子與面板的距離現在差距是相當大的”。

    無論等離子還是液晶,國產彩電企業(yè)只能是個“追趕”的角色,而為改變這一角色,就必須在下一代的顯示技術上進行儲備。令業(yè)界期待的是,在收購韓國ORION掌握等離子面板技術后,長虹將掌握了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面板的部分核心技術,并在成都建立了虹視OLED面板生產線。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