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彩電新騙局,團購小心陷阱
團購已經(jīng)成為許多消費者購買產(chǎn)品的一種特殊的采購方式。一部分具有相似需求的人,組成一個臨時的團隊,去購買產(chǎn)品,往往具有更多的議價優(yōu)勢。商家也愿意對這種大量采購的團體做更多的餓讓利促銷。不過,團購團隊有時也有陷阱,需要消費者小心為妙。
此外,現(xiàn)在組織平板電視團購的網(wǎng)站可謂是層出不窮,其中也不乏一些個人在論壇、QQ群里吆喝、組織,這其中自然也是良莠不齊。其中,某些網(wǎng)站、個人更是以團購活動為謀利手段。在團購活動的操辦國產(chǎn)中,相關(guān)人員未必用心,或者心思不在為消費者省錢,而在于自己賺錢,找廠商隨便要了一個價格就美名其曰“團購價”,結(jié)果團是參加了,錢卻多花了。更為惡劣的情況下消費者拿到的可能還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
另外,一些商家也有“xxx液晶電視零售價9999元,團購價9500元,一人即可參加”之類的宣傳詞語。這個更為明顯,一人參加還叫團購。烤褪球_子了!——團購成為商家吸引眼球的宣傳工具
參加團購有些時候也需要提前交錢。例如活動組織者會收取參與費、防止參與者反悔的保證金等等。如果參與者反悔,定金則沒收。可是,對于團購活動的組織者、商家的反悔行為,卻往往沒有相關(guān)的條款進行約束。最后,無論是團購商家反悔不搞了,還是以種種理由要求提價或是克扣附件、增加這樣那樣的服務(wù)費,消費者都只能落得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下場。更有甚者保證金交齊后,團購組織者就玩起“躲貓貓”,從此人間蒸發(fā)了。
團購的陷阱不一而足,最主要的就是組織者利用消費者想省錢的心理,制造某種能省錢的假象,進而為自己謀取一定的利益。消費者要記住雷鋒是有的,但是在商業(yè)氣息濃厚的今天,碰到一個可是很困難的。如果團購的組織者不是雷鋒,那么他就更可能是“黃世仁”。而消費者不做“楊白勞”的法寶就是不提前交錢、不交保證金、要開發(fā)票,更為重要的是自己要調(diào)查清楚基本行情,千萬不可把“所有希望”都托付給團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