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碼相機、便攜電視、筆記本電腦為求攜帶性,因此只能用LCD顯示器,沒有其他選擇,而臺式機用顯示器則不然,臺式機用顯示器原是用CRT,LCD若要在此市場取代CRT,除了顯示本能上的各項特性表現(xiàn)不能落后CRT太多外,價格也是一大關鍵因素。
經過數(shù)年的努力,臺式機用顯示器的價格跌幅極快,在2000年初投入時,一個15英寸的桌上型TFT LCD顯示器的零售還要2000--3000元,如今2006年已到了15英寸停產,17英寸只要一千多元,19英寸也是二千元有找的價位,至此CRT顯示器雖也以更低價格應對,17英寸CRT僅在700元左右的價位,甚至700元有找,但更低的價位也難以阻礙TFT LCD呈為主流的趨勢,如今僅有極專業(yè)取向、極成本訴求的利基小眾市場會持續(xù)使用CRT,一般而言都已改用LCD。
在順利攻占、取代桌上電腦用顯示器的市場后,面板產業(yè)也持續(xù)往大尺寸路線發(fā)展,然而臺式機用顯示器多只要15英寸--21英寸,如同筆記本電腦只要8英寸--15英寸,沒有更大化的需求,為此面板產業(yè)看上了另一塊新市場,即是家庭客廳用的大尺寸電視(液晶電視)。
雖然面板產業(yè)有了新的目標市場,然而挑戰(zhàn)難度似乎也越來越高,在數(shù)碼相機、筆記本電腦市場時并沒有其他類型的顯示器可與之競爭,然而到了臺式機用顯示器時就必須面對CRT的競爭,LCD最終以顯示特性強化、價格降低來戰(zhàn)勝,如今朝大尺寸液晶電視發(fā)展,不僅要面對原有CRT的競爭,甚至還會遭遇PDP,以及其他投影型顯示器的競爭,對手類型明顯增加。
此外,LCD電視化應用的特性要求比桌上用顯示器更高,因為要在客廳給眾人觀賞,所以亮度、對比度等必須更高,可視角度也要更高,顯示的反應速度也必須提升,其他也包括灰度、色彩飽和度、色彩表現(xiàn)范疇等多項顯示特性。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成本’,今日29英寸的CRT TV已是2000多元而已,而相近英寸數(shù)的液晶電視仍要7000多元,如此很明顯的,除非家庭用戶極重視空間精省或用電花費,否則依然會選擇CRT TV。
所以,LCD為求攻占新目標,求勝秘訣依然在‘顯示特性’與‘價格成本’兩項,在此姑且不論特性,單就成本而言,越大英寸數(shù)的LCD,其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所占的成本比重就越高,而降低成本又是液晶電視的一大重點。
因此,現(xiàn)有的液晶電視研制業(yè)者都積極針對背光模組部分研擬對策,如何讓背光部分的設計更低廉,同時要控制改變所導致的副作用不致過度影響LCD顯示器的核心優(yōu)點(輕薄、省電),為此本文以下將討論現(xiàn)有液晶電視的各種背光技術,針對其優(yōu)缺現(xiàn)況與未來推估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