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國內大型體育賽事的開場,都是無法超越的經典!睆谋本⿰W運到北京冬奧再到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演出的精彩紛呈從來沒有讓全球觀眾失望過。
這其中,一系列技術和藝術的共同創(chuàng)新亦成為引領時代“舞臺”美學的經典和驕傲。特別是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較,北京冬奧、杭州亞運做到了“少80%”的演員參與,卻呈現(xiàn)出更為絢爛的同樣宏大的舞臺效果和場面。這背后,以LED顯示等視聽與信息化技術為核心的一系列科技力量的突破,起到了關鍵作用。
“見所未見”,應用創(chuàng)意撐起視覺震撼
本屆亞運會開幕的重頭戲,也是現(xiàn)場效果最震撼的一幕,莫過于數字火炬手的點火過程和之后的“數字煙火表演”。
電視機前的觀眾可以看到,“數字火炬手”高擎火炬穿過杭州城市,越過錢塘江,向主場館奔赴而來,F(xiàn)場觀眾也能看到數字火炬手跨入體育場上空,奔跑穿越觀眾席,“錢江潮涌”主火炬塔緩緩打開,并與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順一道點燃“錢江潮涌”主火炬塔。之后則是象征完美的煙火禮花騰空而起,布滿大體育場。
洲明杭州亞運會場館
這一效果背后融入了AR技術、數字人技術、人工智能、裸眼3D技術等新興科技力量。不過,真正托起這一創(chuàng)舉畫面的是“高空透明網幕”:
據悉,這一網幕是由鐵絲網上掛載的9塊LED透明顯示屏組成。這款表現(xiàn)最后點火畫面的屏幕長度達185米、高度達到20米、清晰度達到300萬像素。在設計上,高空細鐵絲就如同演員的“威亞”會隱藏在夜幕之中,不會擋不住后邊的景色。懸掛的屏幕采用透明顯示技術,顆粒像素對視覺的阻礙在夜色中也可以忽略。這就讓影像看起來即是立體的,也是“憑空”出現(xiàn)的。
“隱身”的高空網幕,配合地屏通過裸眼3D的視效與虛擬影像的設計,直接把錢塘江、青山綠水都搬到舞臺之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神奇的“具有充分空間高度景深”的演繹空間。結合主創(chuàng)團隊在數字技術、三維動畫、AR技術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應用,給現(xiàn)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個從仰、俯、側視等角度完全“立體全息”化的視覺沖擊體驗。
“超大透明屏幕還可以這樣用!”這是一位LED顯示行業(yè)人士的感嘆。“懸空、透明、裸眼、全息”這些顯示特征的集合,讓這款創(chuàng)意舞臺顯示系統(tǒng)“無與倫比”,背后也體現(xiàn)了“顯示在科技之外,與創(chuàng)意思維結合”能夠爆發(fā)出的強大藝術力量。
“達所未達”,傳輸控制撐起新視聽應用
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比較,杭州亞運會在直播轉播技術上實現(xiàn)了嶄新跨越:即從普及全高清、1080p的2K分辨率,上升到試驗8K分辨率超高清“視聽直播”。這也是亞運轉播史上的新成績。
據悉,開幕式當晚,震撼的開幕儀式首次通過應用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8K AVS3+雙Vivid”超高清技術,在“百城千屏”工程的全國90個城市710余塊戶外地標大屏組網直播。戶外亞運8K超高清大屏直播,成為很多百姓一睹亞運風采,僅次于現(xiàn)場觀看的“絕佳窗口”。
AR吉祥物”三小只”
對于,8K、4K等高清晰度顯示技術的應用,特別是戶外大屏系統(tǒng),瓶頸從來不在“顯示端”。數據顯示,我國彩電市場4K產品市場占比近80%;而戶外LED大屏系統(tǒng)因為采用模塊拼接技術,結合近年來小間距顯示技術的進步,實現(xiàn)8K乃至更高的分辨率“毫無壓力”——如,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地磚屏就是一個高達24K的顯示系統(tǒng)。
與顯示系統(tǒng)自身的高速進步和高分辨率無壓力不同,8K信號在數據量上暴增,這為顯控和信號傳輸行業(yè)提出了新挑戰(zhàn)。
這次亞運8K直播,采用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VS3音視頻信源編碼標準。該標準由鵬城實驗室、北京大學、華為公司等百余家國內外單位共同參與研發(fā)。AVS3與國際視頻編碼標準HEVC相比,性能提升接近30%,并且相同碼率下,AVS3視頻質量明顯高于H.265/HEVC。AVS3編碼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不僅讓我國相關企業(yè)獲得了“獨立自主技術”,極大推動了4K/8K視聽系統(tǒng)的應用,同時也極大的促進了自主可控的“高端顯控”產品的發(fā)展。
例如,西安諾瓦星云為杭州亞運高達3億像素的24K地面巨屏提供了從視頻控臺、拼控處理到顯示控制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卡萊特即成都大運會后,其LED控制系統(tǒng)再次亮相杭州亞運會……這些本土顯控企業(yè)的技術進步,成為助力杭州亞運會“全系大屏視覺體驗”背后“超高清”升級的利器。
復興號亞運智能動車組列車車廂內5G+WiFi網絡全覆蓋、亞運核心系統(tǒng)100%“上云”,實現(xiàn)亞運史上首次云上轉播、亞運會集訓中心采用無線專用互聯(lián)網+智能燈光控制系統(tǒng)、羽毛球館配備20臺4K高清攝像機和1臺VR相機組成的全景式大數據裁判系統(tǒng)、部署“5G-A”,從奧體中心到亞運村的景觀大道上,5G網絡能力提升10倍……——“更高品質的數字信號、信息的可達性”,是這屆杭州亞運會科技看點的重頭戲之一。業(yè)內專家指出,圍繞視聽體驗、安全監(jiān)管、交通,后勤等業(yè)務調度,杭州亞運實現(xiàn)了“數據傳輸與處理”的全面升級。
“成所未成”,場景挖掘滲透數字社會每個角落
“不僅有普通人能夠看到的震撼、絢爛效果,杭州亞運會的‘可視化’創(chuàng)新更在幕后”。杭州亞運會“信息化、數字化與視覺科技的融合”是全方位的。
例如,從幕后看,奧體中心運營大廳,超級大屏是名為“大小蓮花”數智管理艙的核心。這里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屏幕上呈現(xiàn)出整個奧體園區(qū)的虛擬模型和實時運行狀態(tài)。亞運指揮中心智慧指揮平臺接入20多個系統(tǒng)數據、約440個數據指標,融合了村內人、物、場、安全、服務、低碳6大領域實時運營數據,構建起全面的“智慧指揮中樞大腦”。
數字火炬手點燃火炬塔
再例如,從數字內容應用看,作為亞運會史上首屆云上亞運,杭州亞運預計將有超過5000小時時長的高清和超高清視聽內容,基于阿里云實現(xiàn)核心系統(tǒng)100%上云、云上轉播,利用云網傳遍全球。相比于以往大型直播轉播的衛(wèi)星通信方式,云上亞運特別是能極大的滿足沒有衛(wèi)星接收設施的中小媒體的信號獲取需求。同時,本屆亞運會的互動性也是空前的。如通過自研Web3D互動引擎Galacean、AI數字人、云服務、區(qū)塊鏈等多種技術的結合,保障使用8年前老舊手機的用戶都可順暢成為數字火炬手,參與火炬?zhèn)鬟f。至于開幕式上眾多數字內容的采集、制作和AR應用,背后更是需要先進技術的支撐。如,開幕式的網屏互動內容,包括了大蓮花體育場3層看臺、24個區(qū)域、216個點位,圍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采集10-20秒數據,累計采集了超過40萬幀的影像數據,在AI算法支持下的“優(yōu)化”,以確保了全程全場每個觀眾都能看清完整畫面。
另一方面,在空間場景上,本屆杭州亞運會亦做到了“數字可視化”無處不在。機場、軌交、體育場館、市民公園,數字化的顯示牌、指示屏,乃是數字化的照明系統(tǒng),“數字治城”覆蓋公共交通、城市管理、衛(wèi)生健康等11個領域,無時無刻不顯示著“智慧城市”技術的“空前滲透力”。會“說話”還會“轉頭”的指引路牌、智能服務機器人可以充當“導游”、機器狗安全巡檢……黑科技讓“數智”亞運的“智商”直線提升……
“既有傳統(tǒng)的應用、也有創(chuàng)新的應用、更有智慧技術,AR/AI的融合應用、有技術與藝術,人文的高度融合!焙贾輥嗊\會讓人們見到了未曾見到過的視聽震撼;也讓超級數據在信息高速公路和處理體系上實現(xiàn)了到達從前未曾到達的水準與覆蓋能力;更是讓整個大會期間的管理與服務、乃至于是整座城市的管理與服務達成了從未實現(xiàn)過的智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