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度過危機,日本的制造商只能“雙管齊下”:將工廠遷出日本和削減供應商價格。日本財政部和世界銀行努力控制日元匯率,日本央行在去年10月31日花費了創(chuàng)歷史的1,030億美元使得日元從創(chuàng)歷史的每美元兌75.35日元開始下降。
全員虧損
從奧林巴斯丑聞到三大巨頭虧損嚴重,壞消息在日本的電子行業(yè)內已然司空見慣。2011年,日本電子企業(yè)的日子非常不好過。
2011財年,索尼和夏普均報出巨額虧損,二者的虧損之和達110億美元。最終數據顯示,索尼在2001財年虧損65億美元,比其在2月預測的虧損額高出兩倍多。索尼在東京交易所的股價下跌到5個月中最低。夏普公布了47億美元的虧損,比其先前預測的高出31%,股價也隨之大跌。最近,索尼宣布,將退出與夏普合作的液晶電視生產公司。
索尼和夏普曾是日本電子產業(yè)的標志,不過每況愈下,被美國的蘋果和韓國的三星逼得步步后退。日本福島海嘯造成的工業(yè)癱瘓,泰國洪水摧毀了電子產品供應鏈,日元匯率不見下降,均對日本的電子產品企業(yè)造成了重大不利影響。從去年11月至今,日本基準的日經225種股票平均指數下跌了1.2%。索尼股價下跌4.8%,是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數1,600多家公司中的第二大跌幅股價;夏普股價下跌3.2%。
索尼銷售收入的70%來自海外,夏普47%的銷售為海外業(yè)務,可見匯率直接左右這家公司的業(yè)績。日元的匯率一路走高,已經到達二戰(zhàn)之后的最高點。索尼美國電子業(yè)務總裁PhilMolyneux說,日元的強勢讓索尼公司的改善措施收效有限。2011年日元兌美元增長7.7%,兌歐元增長11%,這一形式阻礙了日本公司的海外銷售。
索尼東京交易所的股價已經下降到1,000日元之下,這是1980年以來的最低點。索尼遞延稅金資產達到3,000億日元,公司不再預期盈利。首席財務官勝加藤表示,公司可能增加股權融資,但是現在索尼還沒有作出任何具體的計劃。很明顯,情況非常不樂觀。
2011年,擁有百年歷史的夏普公司同樣遭受了成立以來的最大虧損。由于電視供大于求,夏普公司兩個最大的LCD電視面板工廠已經停產。公司兩大電視面板工廠的產能分別是72,000臺和10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