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你怎么看? 未來個人電腦發(fā)展方向淺析

來源:中關村在線 更新日期:2012-04-03 作者:熊輝

個人計算需求誕生PC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大家都知道叫做埃尼阿克,但是第一臺個人電腦似乎就很難說出它的名字了。當然我們知道IBM-PC改變了個人電腦這樣一個行業(yè),造就了曾經的Wintel聯(lián)盟,我們也知道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旗下的第一臺個人計算機——APPLE I在1976年就出現(xiàn)了,比第一臺IBM-PC早了6年……

    ● 第一臺PC是誰?

    但是真正的首臺個人計算機是Altair——牛郎星。Altair只有256個二進制記憶組,備有16個線槽作記憶板,因此計算機的存儲能力可達4096個記憶組。Altair沒有屏幕和鍵盤,使用的是Z80語言編制程序(當時還沒有8080的專用匯編語言),輸入數(shù)據(jù)要采用撥動前面板上的開關的方式才能實現(xiàn)。輸出就更離譜了:計算機前板上有紅色指示燈,用戶以不同的方式撥動開關,紅燈也會有不同的組合,這就是Altair與用戶"交談"的方式。

    雖然最終牛郎星最終沒能獲得成功,但是它所提出的PC這樣一個概念影響到了喬布斯、進而影響到了IBM,進而才有了現(xiàn)在繁榮的信息技術產業(yè)……

   

PC成長的艱苦日子(一)

    ● 第一臺改變PC行業(yè)發(fā)展的電腦——IBM5150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推出了他們的第一款PC——IBM5150。IBM5150采用的是Intel 8088處理器,8088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鐘頻率是4.77MHz。另配有64K的內存以及5.25英寸軟盤驅動器,操作系統(tǒng)是微軟的DOS 1.0。64K內存版售價1565美元,256K內存版售價3000美元。

    IBM5150最大的優(yōu)勢也是最大的缺點就是:“開源”,所有競爭對手都知道其采用的是什么CPU、系統(tǒng)等等,想要仿造很簡單,這也早就了兼容PC這個詞語的誕生,同時使得IBM憑空多了很多對手……

    ● 第一臺圖形界面的PC——Apple Lisa

    1983年1月19日,Apple推出Lisa電腦,這是第一種使用圖形用戶界面(GUI)的個人電腦,它還第一次采用了鼠標器,令人嘆為觀止!癓isa”的意思是本地集成軟件架構(Local Integra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但是其10000美元的售價著實讓用戶買不起,最終銷量慘淡。

    事實證明好的技術不一定就是贏家,Apple Lisa在技術上是絕對的領先者,能夠為用戶提供的使用體驗也是絕無僅有的,但是無奈其1000元的售價注定其不能夠大眾化,所以只能是失敗。

   

PC成長的艱苦日子(二)

    ● 使圖形界面得以普及的產品——Windows 95

    Windows 95是美國微軟公司1995年推出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95是一個混合的16位/32位Windows系統(tǒng),其版本號為4.0,開發(fā)代號為Chicago。由微軟公司于1995年8月24日發(fā)行。

    Windows 95是第一次拋棄了對前一代16位x86的支持,因此它要求英特爾公司的80386處理器或者在保護模式下運行于一個兼容的速度更快的處理器。同時也是第一個特別捆綁了一個版本的DOS的視窗版本(Microsoft DOS 7.0)。它帶來了更強大的、更穩(wěn)定、更實用的桌面圖形用戶界面,同時也結束了桌面操作系統(tǒng)間的競爭。在它發(fā)行的一兩年內,它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操作系統(tǒng)之一。

    ● 第一部智能手機——諾基亞9000 Communicator

    早在1998年,諾基亞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擁有全鍵盤的手機——諾基亞9000 Communicator。諾基亞9000采用了側翻蓋設計,手機正面看上去就是一部普通的直板手機,機身右側長長的天線在現(xiàn)在看來已經比較復古了。從側面打開手機,卻是別有洞天。手機內部擁有一塊640×200像素的單色屏幕,同時還擁有五排式鍵盤,最上方還有一排快捷按鍵,給您的使用帶來極大的便利。

    ● 第一個靠譜的平板電腦方案——Windows XP Tablet Edition

    雖然說讓大多數(shù)人認識平板電腦的是蘋果的iPad,但是不可否認在2003年比爾蓋茨就開始倡導平板電腦了,并預言2005年之后平板電腦將會普及,無奈,上天跟蓋茨開了個玩笑,他早了兩年……

    當時的 Windows XP Tablet Edition平板電腦還是基于桌面的X86處理器,但是由于功耗和體積以及散熱的原因,不得不采用了低性能的處理器,這也導致其使用體驗不是很好,加上較短的續(xù)航時間和不夠輕便的體積,微軟眼中的平板時代沒有在自己手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

   

需求在改變PC在演變

需求在改變 PC在演變

    ● 多元化的現(xiàn)在

    就像生產力的提升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一樣,信息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帶來的是給消費者們以更加豐富的可選擇性了。

    從第一臺個人電腦的出現(xiàn),關注它的毫無疑問是非常尖端的那些人,他們需要的是計算以及運行編程程序的設備,這才是計算機名字的由來。

    而后來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高,編程技術的提升,計算機能夠干越來越多的事,人們發(fā)現(xiàn)它甚至是一個有一臺、頂一群的好東西,這也就為其普及鋪平了道路。

    到了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的普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非常的方便,而具有互聯(lián)網接入功能的設備就可以提供幾乎無限的內容——只要電夠了就成。

    如何定義個人電腦?這是一個很難界定的東西,就像iPad屬不屬于電腦設備?從功能上來看,它幾乎算是,但是從它對電腦的依賴性來看,它更多的是PC的一種補充,有iPad的人顯然都是有PC的人。iPad、智能手機等等,它們跟電腦相比的優(yōu)勢無外乎:方便攜帶、使用簡單、基本實現(xiàn)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使用需求……

    我們看到Intel今年主推的UltraBook——超基本項目、還有三星賣的比較火的GalaxyNote,它們的出現(xiàn)不是為了取代誰,而是搶奪某個區(qū)段的市場,它們針對的是新的市場,當然或多或少的會影響其它行業(yè)。所以傳統(tǒng)PC行業(yè)的確相比手機、平板來得要平淡許多,但是筆者相信,一臺完整的PC將會是你的中心,而手機等便攜設備更多的是一個補充。當然PC本身也在變,比如筆者很久之前寫的《國外高級工程師看好!外置顯卡是否靠譜》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技術,外置顯卡對PC本身也是輔助作用。

    所以,人們對于運算的需求不會有終點,PC就不會消失,只是類PC設備會越來越多,人們的可選擇范圍就更寬廣……

 標簽:PC電腦 技術介紹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