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日本制造業(yè)被迫瘦身轉型呼喚新思維

日本制造業(yè)被迫瘦身轉型呼喚新思維(2)
來源:網易科技 更新日期:2012-03-08 作者:佚名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一邊在收縮,另一邊在重組。

    “‘重組’就是合并同類項,包括公司內部重組和行業(yè)內的重組!绷_清啟說。

    例如,松下加快了“三社合一”,將松下電器、松下電工、三洋電機的業(yè)務進行整合,去年10月將三洋在日本、東南亞的白色家電資產轉讓給海爾,今年4月起停用“三洋”品牌。重組后,松下將突出家庭生活電器、元器件、能源解決方案三大支柱產業(yè),事業(yè)部由16個精簡為9個。

    日立也將旗下業(yè)務重組為五個集團,分別是基礎設施集團、信息技術集團、電力系統(tǒng)集團、建設機械集團和高功能材料集團。

    在日本產業(yè)革新機構的主導下,日本電子業(yè)的重組正在推進。索尼、日立和東芝將合并中小液晶面板業(yè)務,組建“日本顯示器公司”,并加大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的研發(fā)力度。

    羅清啟說:“外部環(huán)境逼迫日本電子企業(yè)‘強行瘦身’,并且推動業(yè)務轉型,一是轉變經營方式,二是向新領域拓展!

    面對中國、韓國企業(yè)的競爭,日本企業(yè)在日元升值等因素影響下已失去了成本優(yōu)勢,被迫采取新的經營模式。所以,索尼、日立、東芝、夏普等都提高了彩電外包生產的比例,盡量“輕資產”運營。

    兩條道路

    日本電子業(yè)轉型力度之大、求變心情之切,被羅清啟喻為“二戰(zhàn)”以來最大一次調整。

    轉型方向與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索尼為代表,趨于“蘋果化”,強調硬件與內容的融合;另一種以松下、日立為代表,減少對消費電子的投入,將重心轉向新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

    將電子硬件產品、互聯網服務和娛樂內容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已成為索尼轉型的戰(zhàn)略綱領,而體驗的出口主要是“四屏”——電視、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

    索尼此前已經擁有了前三個屏;今年2月正式完成對“索尼愛立信”的收購,并將之更名為“索尼移動通信”后,讓索尼的“四屏”配齊。

    目前索尼旗下的網絡服務平臺正在整合,再加上強勁的內容支撐——索尼音樂是全球三大音樂公司之一,擁有1300萬首音樂的版權;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公司是全球幾大影視公司之一。

    奧維咨詢平板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李秋緯認為,索尼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擁有內容與游戲的強項,轉型沒有問題,未來在消費電子領域仍然會有其優(yōu)勢,將趨向于蘋果的運營模式。

    松下是另一條道路。它2018年創(chuàng)業(yè)100周年的愿景是成為“電子產業(yè)NO.1環(huán)境革新企業(yè)”,將“環(huán)境”提升到所有事業(yè)活動的基軸上,并從“綠色生命革新”和“綠色商務革新”兩個方面開展各項措施。

 標簽: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