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視的一點——對焦模塊的性能
在5D2和D700的那個年代,前者就是代表高 像素的,后者就是代表多對焦點的。的確,那是時候D700使用與頂級機型一致的對焦模塊,高達51個對焦點確實讓5D2無地自用。而那個時候的5D2最讓 人詬病的就是其對焦系統(tǒng),孱弱不堪(2011年的時候我就是因為對焦系統(tǒng),差點沒進5D2……),兩者的特色正好對立。而到了現(xiàn)在,尼康D800還是與頂 級的D4一樣使用相同對焦模塊,而佳能5D Mark III也學(xué)乖了,直接攻頂,使用與頂級的1D X相同的61點自動對焦模塊。不過兩者的情況有了微妙的變化。
尼康D800的自動對焦模塊
雖然D800使用與D4相同的Multi-CAM 3500FX自動對焦模塊,但本質(zhì)上這是上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尼康這次在D4、D800上只是改進了其在弱光下的對焦性能(工作范圍覆蓋到-2 EV),以及突出其在最大光圈為f/8的鏡頭下,仍然有11個十字對焦點能工作。直接從用戶的一般使用角度來看,D800的對焦系統(tǒng)改進相當(dāng)不顯眼,51 個對焦點當(dāng)中,依然只有15個十字對焦點(而且還極度集中在畫面中央)。相類似的對焦系統(tǒng)沿用了差不多4年、跨了兩代頂級機型,是尼康自信心太大,還是 Multi-CAM 3500FX真的是如此超前?
佳能5D Mark III這邊,由于之前5D2被罵得最多的就是對焦系統(tǒng),所以這次索性一了百了,直接用上1D X的貨色(7D的對焦模塊也不用了,這跟大家一年前預(yù)想的情況有很大不同)。5D Mark III搭載了新開發(fā)的61點高密度網(wǎng)狀陣列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通過改良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的像素構(gòu)造,低亮度下的可對焦界限達到-2EV(比過去高1級)。61 個自動對焦點中有41點采用呈十字型配置的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而且61點全部采用雙線錯置方式。即使對于僅由水平線和垂直線構(gòu)成的被攝體,對焦誤差也很小。 十字型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是指將線型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橫豎重合配置,1點由兩組感應(yīng)器對焦,能夠更精確地捕捉被攝體。加上使用頻率高的中央5點十字型對焦點與斜 向配置的精度更高的對應(yīng)F2.8光束十字型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重合,實現(xiàn)雙十字自動對焦。5D Mark III以從大幅虛化狀態(tài)開始對焦速度快的對應(yīng)F5.6光束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為基礎(chǔ),還配置了可搭配最大光圈F4的L級鏡頭等、應(yīng)用性較高的對應(yīng)F4光束自動 對焦感應(yīng)器,以及適合精密對焦的對應(yīng)F2.8光束自動對焦感應(yīng)器。
佳能5D Mark III的自動對焦模塊
與像素不同,數(shù)碼單反的對焦點肯定是越多越好的(這點不用爭論,看看廠家對不同級別機身的對焦系統(tǒng)的配置就知道了),而且在點多的前提下,十字型對焦點 也是數(shù)量越多、分布越廣就越好的,并且合理的配置不同性能傾向的感應(yīng)器,也是相當(dāng)考究的(例如針對對焦速度的f/5.6光束感應(yīng)器,以及針對對焦精度的f /2.8光束感應(yīng)器),在這些方面,無疑是5D Mark III做得比較好。不過還需要留意的是,D800是完全照搬D4的對焦、測光系統(tǒng),9.1萬像素RGB傳感器也是照搬無誤(該傳感器帶有輔助對焦效果和人 臉識別功能),可以理解為D800的對焦性能無限接近D4。但在5D Mark III身上,只帶有1D X的61點對焦系統(tǒng),而缺少1D X的10萬像素RGB傳感器(同樣具有對焦輔助效果和人臉識別功能)以及1D X專門用于對焦、白平衡、測光等工作的獨立的一顆DIGIC 4處理器,可以理解為1D X的對焦性能是一定不會有1D X那樣的高度(未知數(shù)比較大)。
問題來了,這次比較糾結(jié),在真機還沒到手的情況下,我們很難判定5D Mark III在對焦上一定比D800優(yōu)勝,但勝算是比較大的。其實如果尼康能在對焦模塊上進取一點,這早就不用糾結(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