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裝置的普及,觸控風潮席卷全球,人們處理資訊的方式已經跨入了新的領域,特別是在消費性3C產品上,人機介面的概念及方式也更加多元,像是體感操控技術的發(fā)展,顯現科技應用已經進入全然不同的新境界。如今,智能裝置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正以數倍的成長率“強勢進入”民眾的生活之中。
智能手機、平板電腦、AIO電腦的普及,讓消費者不分男女老幼都能接受觸控形式的操作介面,并逐漸養(yǎng)成習慣。如此的消費者行為模式轉變,對電子產業(yè)而言,尤其是手機、PC以外的各類周邊產品或消費性電子產品,甚至是商業(yè)用裝置,都將面對不同于以往的新機會。
其實在工業(yè)的應用上,觸控技術早已行之多年,當時的觸控技術還是以電阻式觸控為主,其設計也是為了符合一些特殊的環(huán)境應用,目前的消費性產品觸控設計概念則迥然不同:簡單、直覺、易用,可以說比往昔更加的延伸開來。
本文特別專訪創(chuàng)為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pex Material Technology,以下簡稱AMT)總經理趙書華女士,從工控廠商的角度來看當前觸控應用的發(fā)展趨勢,并檢視智能裝置、3C產品帶動的觸控風潮對工業(yè)及商業(yè)應用將帶來什么樣的改變,以及目前最被看好的電容式觸控(由iPhone引領的風潮)及多點辨識技術,將帶給工控領域何種沖擊,同時也探討未來觸控應用普及化之后,工控廠商的新定位。
電容式觸控帶來的沖擊
依照智能手機的操作介面來看,電容式觸控技術已漸成主流,其原因不外乎電容式觸控的感應技術較符合人們的使用習慣,那么,這股電容式觸控的勢力,是否也會擴散到生活周遭,甚至工業(yè)及商業(yè)的整體應用上呢?趙總經理表示,依照使用環(huán)境的不同,電阻式觸控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扣除成本的因素考量,在工業(yè)現場的環(huán)境中,很多使用者仍必須戴上絕緣手套,如此一來,電容式觸控技術就無法滿足需求;許多戶外裝置在觸控技術的選用上也必須考量環(huán)境因素,所以AMT從成立以來就堅持在工控市場上秉持提供客戶Total Solution的理念,從觸控面板、控制器到韌體,皆提供完整支援,并配合客戶需求提供整合性的解決方案。
AMT依照各種不同狀況及需求,除一般電阻式觸控面板外,更開發(fā)出許多符合不同產品、不同作業(yè)環(huán)境需求的加值型觸控面板,并且在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應用上,研發(fā)出可以依照工業(yè)產品需求,搭配不同厚度表面玻璃的設計,讓需要「輕、薄」產品的客戶使用薄玻璃,需要「不易破、耐用」產品的客戶采用較厚的玻璃。
對于投射式電容觸控產品,目前已成功開發(fā)出3.5、4.3、5.7寸等小尺寸,6.5、7與8.4寸等中尺寸以及10.4、12.1及15等中大尺寸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加上支援這些不同尺寸面板的控制器及其韌體。趙總經理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AMT已經了解客戶對于投射式電容觸控產品的期望及需求,并將客戶的需求列入產品設計考量。
電容式觸控的應用面
投射式電容觸控面板(PCI)在一些小尺寸的手持式裝置或智能手機市場上是眾所周知的,由于其感測方式較接近人們的使用習慣,在各種中大型尺寸顯示器的應用市場如:工業(yè)產品控制、室內公共場所觸控應用、商業(yè)產品應用、醫(yī)療產品、儀器設備、銀行提款機、游戲娛樂等,AMT研發(fā)團隊運用自有技術,陸續(xù)成功完成中尺寸樣品,目前正著手中大尺寸面板研發(fā),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關于創(chuàng)為精密材料
AMT于1996年投入觸控屏幕的研發(fā),并于1999年初正式設立生產工廠,目前總部設于臺灣基隆,在美國威斯康新州設有分公司,另外在大陸上海、深圳、韓國、英國、德國都有地區(qū)代理商。 AMT以其自有掌握的觸控屏幕控制器的設計技術,對觸控屏幕材料的深入鉆研,這幾年不斷推陳出新,由傳統(tǒng)4/5/8線電阻式觸控屏幕,到創(chuàng)新的低反射、高穿透、玻璃式、全平面、多點式等進階的電阻式觸控屏幕以及投射電容式觸控屏幕。目前AMT研發(fā)產制的有類比電阻式、多點電阻式跟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 AMT產品被許多國際知名工業(yè)系統(tǒng)廠商采用,并被喻為品質最好的觸控面板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