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shù)對微軟威脅最大的十二個競爭對手

來源:it168 更新日期:2011-02-14 作者:佚名

    據(jù)國外媒體報道,微軟有很多競爭對手,以至于很難確定哪個競爭對手令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夜不能寐。在憑借Windows和Office統(tǒng)治消費和企業(yè)軟件領域的同時,微軟還希望在數(shù)據(jù)庫、云計算、電子郵件、搜索、虛擬化、統(tǒng)一通信、網(wǎng)頁瀏覽器、手機和平板電腦、視頻游戲等領域更進一步。有時微軟甚至模糊了對手與伙伴之間的界限,例如對Citrix和Yahoo。以下是對微軟威脅最大的12家公司,其中有多家公司并非傳統(tǒng)的軟件生產商。

    1、蘋果

    盡管微軟在公開場合更多地表達對谷歌的不滿,但實際上蘋果卻超過了微軟的市值,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很久之前微軟曾憑借Windows的市場壟斷地位幾乎令蘋果倒閉,但蘋果的Mac業(yè)務仍然保持盈利,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回歸蘋果之后又創(chuàng)造了多款改變市場的產品,例如iPod、iPhone和iPad。

    雖然Windows在臺式機和筆記本操作系統(tǒng)領域占據(jù)九成的市場份額,但微軟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卻遠遠落后于蘋果。Windows Phone 7未能阻止蘋果的智能手機市場的進步。微軟聲稱將面向觸摸屏設備推出下一代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這說明微軟自身也認識到,Windows7并非平板電腦消費者的首選。

    2、谷歌

    谷歌有望成為繼蘋果之后第二家市值超過微軟的科技公司,盡管微軟2320億美元的市值仍遠遠領先于谷歌的1950億美元。微軟和谷歌在很多領域存在競爭關系,包括谷歌與必應的搜索、Android與Windows Phone 7的智能手機操作平臺、Hotmail與Gmail電子郵箱、Windows Azure與Google App Engine、Office與Google Apps辦公軟件、IE與Chrome瀏覽器,以及Windows與尚未完全成型的Chrome OS操作系統(tǒng)。

    微軟與谷歌之間經常發(fā)生爭論,有時會在博客或Twitter等社交平臺,有時則會訴諸法律手段,最近的一次便是谷歌指責微軟必應抄襲搜索結果。谷歌高管曾指出IE和Windows漏洞,而微軟安全團隊也曾會指出對方的不足。微軟和谷歌都針對對方的瀏覽器推出了插件。

    微軟的問題在于,谷歌已經表現(xiàn)出了進軍新市場并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能力,正如微軟多年前在Windows、Windows Server和Office領域一樣。盡管微軟仍然可以憑借Windows和Office軟件授權獲得巨額營收,但在一個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計算和移動領域,谷歌勝出。

    3、VMware

    蘋果iOS和谷歌的Android技術已經威脅到了微軟Windows桌面操作系統(tǒng)在消費領域的重要性,而VMware則威脅到了微軟Windows Server在企業(yè)數(shù)據(jù)庫領域的重要性。有了來自大股東EMC的資金支持以及前微軟高管組成的管理團隊,VMware的虛擬和管理軟件對Windows Server構成了巨大威脅。目前,VMware擁有19萬客戶,財富百強企業(yè)都是VMware的客戶。不過有分析師認為,微軟的Hyper-V虛擬平臺正在從功能上趕超VMware,并且將依靠免費優(yōu)勢爭取更多客戶。微軟經常出席由VMware舉辦的VMworld活動,以吸引VMware客戶,同時堅持VMware客戶首先是Windows客戶。

    VMware在虛擬軟件市場擁有巨大的領先優(yōu)勢,但微軟Hyper-V的趕超勢頭非常強勁。盡管微軟在服務器虛擬軟件領域處于落后,但Hyper-V與Windows Server的捆綁可以成為該公司的強大武器。VMware必須降低價格、改進服務以保持領先。

    4、紅帽

    微軟已經放寬了對開源軟件的態(tài)度,但顯然微軟仍然憎恨Linux。十余年前,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夫·鮑爾默稱Linux為“癌癥”,2007年微軟又指責Linux等開源軟件違背了235項微軟專利。

    紅帽正是高舉Linux大旗的排頭兵,這令微軟感到不安。微軟仍然有一個網(wǎng)站來對比Windows與紅帽Linux。盡管紅帽的桌面Linux并不像Canonical的Ubuntu那么流行,但紅帽稱自己與微軟同為服務器云網(wǎng)絡的必要因素。微軟的工具在企業(yè)領域非常受歡迎,全球將近一半的服務器營收來自于微軟Windows。但紅帽憑借價格和兼容性贏得了自己的市場。

    上個季度,紅帽的營收額達2.356億美元,對于一家開源軟件公司而言已經難能可貴。盡管目前規(guī)模不能與微軟同日而語,但紅帽仍有可能奪取微軟的市場份額。

    5、甲骨文

    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鮑爾默認為,谷歌、蘋果、甲骨文、VMware和開源軟件是微軟最大的競爭對手。數(shù)據(jù)庫是甲骨文的優(yōu)勢業(yè)務,2009年營收達到90億美元,Gartner的數(shù)據(jù)顯示甲骨文在該市場的份額達48%。IBM數(shù)據(jù)庫業(yè)務營收為41億美元,微軟排名第三,營收為33億美元。

    與微軟類似,甲骨文的數(shù)據(jù)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因此甲骨文與微軟在軟件領域也構成競爭,包括企業(yè)辦公軟件和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甲骨文斥巨資收購Sun微系統(tǒng)也使得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獲得了Java和OpenOffice開源軟件產品,再次威脅微軟.NET Framework和Office產品。

    6、Salesforce

    Salesforce是微軟在云計算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其軟件即服務(SaaS)工具和Force.com平臺都與微軟形成競爭。微軟也發(fā)力云計算領域,Dynamics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推廣到了全球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目前微軟Windows Azure云服務已經吸引了大約3.1萬客戶。Force.com擁有18.5萬客戶,并與VMware合作開發(fā)基于Java語言的云服務VMforce。分析師認為,Windows Azure可以取得進展,但目前與對手相比,其市場份額仍然很小。

    7、亞馬遜

    亞馬遜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和Elastic Compute Cloud云服務也是微軟在云計算領域的競爭對手。Gartner分析師理查德·沃森(Richard Watson)表示,與亞馬遜云服務相比,微軟Azure服務規(guī)模仍然很小,2010年亞馬遜云服務的營收達27億美元,而微軟Azure服務營收僅為1.4億美元。盡管Azure服務獲得了早期客戶的認可,但微軟在云計算領域仍然任重而道遠。

    8、IBM

    盡管谷歌Google Apps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Gmail在企業(yè)電子郵件市場的份額不足1%,真正的市場領先者是IBM的Lotus Notes,尤其是在大企業(yè)領域。2009年,安裝Lotus Notes的用戶數(shù)量達1.56億,這相當于微軟Exchange的一半;谠品⻊盏碾娮余]件是每個企業(yè)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微軟Exchange Online的市場表現(xiàn)已經足夠出色。Gartner分析師馬特·凱恩(Matt Cain)表示:“微軟企業(yè)市場地位穩(wěn)固,而且仍在擴大市場份額。”

    IBM與微軟的競爭不僅存在于企業(yè)電子郵件領域。IBM的數(shù)據(jù)庫業(yè)務營收領先于微軟,IBM還與Canonical和紅帽共同開發(fā)Linux操作系統(tǒng),IBM的WebSphere與微軟SharePoint競爭,Netezza與微軟Parallel Data Warehouse競爭。

    9、索尼和任天堂

    索尼和任天堂并非伙伴,但它們共同與微軟構成競爭關系,因為微軟憑借巨大的研發(fā)資源,已經在Xbox 360和Kinect視頻游戲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盡管任天堂是最早推出體感游戲設備的游戲公司,但微軟Xbox的體感游戲產品Kinect市場表現(xiàn)更出色,面世60天銷售便突破800萬部,Xbox 360的銷量也已達到5000萬。相比之下,任天堂Wii 的銷量為8500萬,索尼Playstation 3的銷量4800萬。Kinect可以說是過去一年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視頻游戲產品,但隨著任天堂推出3D版DS,微軟仍然需要在體感游戲領域做出回應。

    10、RIM

    與蘋果和谷歌不同,RIM與微軟的競爭領域并不多,僅涉及包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內的移動領域。但與蘋果和谷歌相同的是,RIM的黑莓產品同樣領先于微軟。iPhone與Android的存在使得微軟很難在消費領域吸引用戶,而RIM的存在則使得微軟在企業(yè)市場舉步維艱。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微軟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僅為3.1%,而RIM的市場份額達14.4%,排在RIM前面的還有Android、諾基亞和蘋果。如果RIM遇到困境,那一定是因為iPhone和Android,而非因為Windows Phone 7。

    11、Mozilla

    雖然谷歌憑借Chrome強勢進軍瀏覽器市場,但Mozilla的開源瀏覽器火狐卻是僅次于微軟IE的第二大瀏覽器,而且對微軟構成了最大的威脅。多家統(tǒng)計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4年面世的火狐瀏覽器目前市場份額為22%到30%之間,其主要優(yōu)勢在于速度更快、更加個性化,更加安全。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為41%到57%之間,而Chrome的市場份額也已突破10%。

    微軟希望通過IE9奪回市場份額,但IE市場份額近年來仍然持續(xù)下滑。微軟的優(yōu)勢在于IE瀏覽器與Windows捆綁,但越來越多的用戶發(fā)現(xiàn)其它瀏覽器可以提供更加優(yōu)秀的體驗,而且安裝僅需點擊鼠標數(shù)次。除非IE9獲得巨大成功,否則無法挽救微軟在瀏覽器市場份額的下滑。

    12、思科

    思科憑借TelePresence、WebEx和VoIP電話推出了使用廣泛的統(tǒng)一通信系統(tǒng)。市場調研機構Infonetics Research去年表示,微軟和思科是使用最廣泛的統(tǒng)一通信系統(tǒng)提供商,而且微軟Lync和Lync Online更加具有優(yōu)勢。微軟已經下調了產品價格,但企業(yè)用戶仍需等待仍處于測試階段的Office 365。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wǎng)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wǎng)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wǎng)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