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河深水中,舞臺咋搭建?觀眾席在哪兒?工程進展如何?
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將于“五一”期間與大家見面。在沂河深水中,舞臺是怎么搭建的?觀眾在什么地方觀看演出?目前,工程進展情況如何?23日,記者深入《蒙山沂水》實景演出工地一探究竟。
沂河湖心北島效果圖
在什么地方看演出?觀眾席依托濯龍宮改造而成
23日,沂河寬闊的水面上微波粼粼,兩岸是一座座林立的高樓大廈。
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的演出舞臺就搭在這個天然圖畫里。23日上午,在《蒙山沂水》舞臺施工現(xiàn)場——沂河湖心北島,記者看到舞臺的建筑框架已經(jīng)拔地而起,工地上一片忙碌的景象。
一直靠在一線指揮工程施工的濱河景區(qū)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趙桂真說,主舞臺在湖心北島北面,東西長約120米,南北寬約60米,是一個橢圓形狀的舞臺。建成后的主舞臺離水面大約有半米左右。主舞臺與湖心北島之間,隔著22米寬的沂河水面。
記者在湖心北島看到,島上原有的三層建筑濯龍宮上,也搭建起了密密麻麻的鋼架結(jié)構(gòu)。趙桂真介紹,依托濯龍宮改造建設的就是觀眾席,屆時觀眾將坐在這里欣賞《蒙山沂水》視聽盛宴。
觀眾席將依托濯龍宮改造建設
舞臺怎樣搭建?水中筑島搭建水上舞臺
作為長江以北首部內(nèi)河大型實景演出,《蒙山沂水》的主舞臺設于沂河的水面上。那么,施工人員是如何搭建出水中舞臺的呢?
趙桂真說,在施工中,他們先用黃沙筑成了一個約一萬平方米的工作平臺,在這個工作平臺上打樁,在樁基礎上再搭建舞臺。施工完成后,再將舞臺與湖心北島之間的黃沙清除。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趙桂真所說的工作平臺與湖心北島連在一起,就像在沂河中堆成的又一個小島,工程車輛、工人都是在這上面施工。
為了滿足防洪要求,《蒙山沂水》主舞臺的東西寬度,以及頂高都與原湖心島保持一致。
工程進展如何?基建工程已完成70%左右
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是臨沂市文化建設的一號工程,為了工程建設,施工人員白干夜戰(zhàn),加班加點,加快工程建設步伐。
趙桂真說,因為湖心島是堆砌島,又在河中,許多工作都是帶水作業(yè),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像前一段在護坡施工時工人們都是站在齊腰深的冰冷水中作業(yè)。湖心島地形條件復雜,負責施工的濱河景區(qū)在施工過程中,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優(yōu)化施工方案,采用施工新工藝、新方法,組織專家組現(xiàn)場勘探、現(xiàn)場論證、現(xiàn)場指導,并將灌注樁改為預制樁施工,縮短工期將近20天,這也為以后相同地質(zhì)條件下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截至25日,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的基建工程已完成70%左右。趙桂真介紹,主舞臺前面東西兩側(cè)的假山主體已完成,舞臺鋼架結(jié)構(gòu)主體再有兩三天時間即可完成。地下通道工程已經(jīng)完成,此后的地上安裝階段還需要10到15天。
趙桂真說,他們將全力以赴,科學安排施工工序,確保4月15日按期完工。據(jù)了解,基建工程完工后,相關部門將接著進行假山、舞臺瀑布、音響、音樂噴泉、燈光等設施的安裝。
新聞鏈接,
《蒙山沂水》被稱為國內(nèi)首部“水上紅色芭蕾”
大型水上實景演出《蒙山沂水》由“山高水長”、“地靈人杰”、“熱土情深”和“印象沂蒙”四部分組成,總政歌舞團李福祥等專家傾力加盟。《蒙山沂水》以唯美、抒情、娛樂的方式展示了八百里沂蒙的紅色文化和綠色風情,把“百萬人擁軍支前、十萬人血灑疆場”的經(jīng)典故事搬上舞臺。
演出借鑒芭蕾舞劇表現(xiàn)手法,依托寬闊的沂河水面,植入更多的現(xiàn)代元素,綜合運用聲、光、電、水、景等藝術手段,利用水幕影像、動畫制作、電腦激光等現(xiàn)代科技,把八百里沂蒙最精粹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全新演繹沂蒙風情和沂蒙文化,被稱為國內(nèi)首部“水上紅色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