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日立主打液晶 等離子陣營或將分裂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07-10-26 作者:蕭蕭

日立主打液晶

    在10月24日,日本橫濱開幕的“FPD International 2007”展會上,日立公司隆重展示了基于液晶顯示技術的,包括大尺寸產品在內的平板電視新產品。而在此之前,日立一直是等離子技術的忠實擁護者。業(yè)界認為日立目前的產品策略已經從液晶、等離子并重向液晶方向傾斜。這或將意味著等離子陣營最后的堡壘:日立、松下集團開始分道揚鑣。

    在“FPD International 2007”展會前期,日立高調發(fā)布了一系列液晶電視領域的新突破。包括厚度僅有1.9厘米的32英寸液晶電視。該款產品是目前最薄的液晶電視產品之一。其實現(xiàn)薄型化的關鍵因素是將信號處理等電路板收藏于底座里面,而不是通常的液晶電視背部,籍此該款產品實現(xiàn)了業(yè)界最薄的記錄。該產品預期于09年量產。

    日立另一款印證了日立在液晶技術上的積累的產品是日立與松下、東芝合資的IPS Alpha Technology液晶面板生產線試制的全高清32英寸面板。新的全高清面板還包括37英寸產品。新產品除了提高分辨率外,耗電量也得到更好控制。如32英寸高清的功耗僅有56W,37英寸為84W,較原有產品節(jié)約三分之一以上的電能。而32英寸全高清產品的功率也僅有105W(背照燈耗電量)。該系列產品將在08年量產。

    同時日立宣布即將上市三款超薄電視產品。該系列產品顯示部分厚度僅為35mm(此前日立同類產品的記錄是100 mm),被稱為 Wooo UT系列。將于2007年12月中旬上市32英寸1366×768像素產品2008年2月上旬上市37英寸1920×1080像素產品,2008年4月上旬上市42英寸1920×1080像素產品。

    與日立大量展示液晶技術和液晶產品的突破不同的是,日立等離子項目卻傳來停產的“噩耗”。據(jù)《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立公司于近日宣布,將停止其一家子公司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運轉。伴隨這次停產,該公司將產生約150億日元(約合1.3億美元)的特別損失。該條生產線是日立與富士通合資的工廠,始于2001年投產,主要生產37英寸等離子電視用面板。

    雖然日立給出的生產線停產理由是“為了更好的在日立去年10月投入運轉的最新生產線上推進集約化生產和提高運營效率”。但是業(yè)界認為,該條生產線的投產與日立將等離子產品的尺寸線向42英寸及其以上調整有更為緊密的關系。同時該條生產線生產的37英寸等離子平板電視不能實現(xiàn)全高清化,而日立自身的37英寸液晶已經基本實現(xiàn)全高清化,32英寸全高清產品也將在08年問世,這使得該條等離子生產線的產品嚴重缺乏競爭力,這也是該條生產線面臨關停的重要原因。

等離子陣營或將分裂

    事實上,自從進入07年以來,等離子產品面臨的市場環(huán)境在加速惡化。其中液晶產品大尺寸化是其主要的競爭對手。通過大量52英寸液晶電視產品的推向市場,和42/46/47英寸液晶電視產品的市場成熟,以42英寸和50英寸為主流的等離子市場面臨空前的壓力。而在同樣的尺寸上,液晶電視的價格已經逼近等離子,甚至低于等離子產品。另一方面,在分辨率上,42英寸等離子僅有一兩款全高清產品與接近百款的液晶電視同類產品競爭。技術差距進一步惡化了等離子的生存環(huán)境。

    據(jù)美國著名調查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的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第二季度等離子顯示屏的銷售則比第一季度減少14%,比去年同期下降36%,而液晶產品則占據(jù)超過9成的市場份額。僅比較平板電視行業(yè)(液晶不含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產品應用),在2007年第二季度,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1940萬塊,比第一季度增長32%,比去年同期增長64%。等離子電視面板出貨量為220萬塊,比第一季度增長1%,但是比去年同期減少3%。等離子面板僅占平板電視面板供貨量的10.2%。

    另據(jù)權威分析機構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今年全球市場,40英寸以上大尺寸平板電視領域,液晶產品的份額有望首次超過40%,而08年這一比例可望達到60%。同時,全球等離子市場可能在08-09年停止增長。

松下1920*1080p全高清等離子TH-42PZ700C

    目前全球專注等離子產品研發(fā)的包括松下、日立和先鋒。韓國三星和LG則是液晶等離子并重的均衡發(fā)展。日前先鋒已經做出準備推出液晶平板產品的表示。松下也在今年秋季全球同步上市了其首款37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而日立在已經推出一款42英寸液晶電視的同時再次做出了將繼續(xù)推進42英寸全高清液晶電視產品研發(fā)和生產的計劃。

    業(yè)界分析認為,這種來自等離子主導企業(yè)內部的變化說明液晶在37/40/42英寸產品上已經取得了相對的勝利。而在46/47英寸產品上和52英寸產品上液晶則只面臨50英寸等離子的競爭,從產品和品牌陣營來看,液晶也已經占據(jù)優(yōu)勢。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立平板陣營中液晶電視比重逐漸提升,等離子比重下降的趨勢,必然成為日立維持彩電全球業(yè)務成績的唯一選擇。事實上,日立等離子產品今年在北美市場的表現(xiàn)格外糟糕,而中國市場相對占有率的上升實在等離子產品總體占有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完成的。業(yè)界分析,在等離子電視均價下降和也液晶擠壓的雙重影響下,07年日立在華等離子業(yè)務不可能出現(xiàn)利潤的增長。

    決定液晶進、等離子退的因素主要源于等離子技術的局限性。對于這次液晶新品主要賣點集中在超薄化方面的特點,日立也闡述了等離子超薄化的進展,雖然預期09年上市超薄等離子產品,但是日立今天只能表示“PDP(等離子)的薄型化目前還處在研究所開發(fā)階段。厚度還無法具體說是多少,但能夠達到與液晶相同的水平”。

    另一方面,在等離子全高清化方向上則沒有新的消息。目前能確定的只有松下推出了產品化的42英寸全高清產品。但是該款產品已經在國內上市,就被指出技術上的不成熟和缺陷:最主要的是超過500瓦的功耗和低于同類產品的亮度。據(jù)悉該款產品在市場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目前部分家電賣場已經不將其作為主推產品銷售。

    據(jù)業(yè)界報道,目前等離子陣營僅松下有投產新生產線、擴大產能的計劃;而包括日立、先鋒、三星、LG-飛利浦在內的另外四家主要等離子企業(yè)均沒有擴大產能的計劃。與此不同的是,液晶產能擴張和面板缺貨的信息不斷的被媒體報道。由于產能不足,32英寸液晶面板已經連續(xù)8個月出現(xiàn)漲價的局面。

    這次橫濱“FPD International 2007”展會,日立把平板顯示的重心進一步向液晶偏移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尚若先鋒真的按預期推出液晶電視產品(先鋒電視采用與家庭影院聯(lián)動銷售,業(yè)界認為先鋒計劃中的液晶電視即可能是大尺寸產品),則等離子陣營松下將面臨“孤家寡人”的局面。等離子陣營也將在與液晶的對抗面臨及其不利的局面。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