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灣面板依賴程度將降低
中國大陸自主生產的面板尚不能滿足需求,大部分面板仍需向外采購。
在供應鏈的終端環(huán)節(jié)組裝方面,我國大陸的電視品牌廠商具有優(yōu)勢。但在面板等關鍵零部件方面,我國大陸自主生產的面板仍以32英寸為主,尚不能滿足需求,因此大部分面板仍需采購,而其中最大的供應來源就是我國臺灣面板廠商。拿六大彩電品牌來說,2012年第一季度,其54%的面板來自我國臺灣面板廠商,而前三大品牌TCL、海信與創(chuàng)維的面板則有50%~55%來自我國臺灣面板廠商。就目前發(fā)展狀況來看,這種局面在未來1~2年內將不會改變。
不過,2013年以后,面板的供應來源可能會有所改變。在面板供過于求的市場環(huán)境下,等京東方、華興光電等我國大陸面板廠商8.5代線技術、產能陸續(xù)到位后,我國大陸電視品牌廠商對我國臺灣面板廠商的依賴程度勢必會降低,屆時,我國大陸自主生產的面板將成為我國大陸電視品牌主要的面板來源。
外銷份額仍落后
在全球市場,崛起的中國電視品牌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新興力量。
在中國市場大有斬獲后,中國電視品牌近年來也開始積極開拓全球市場,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就六大彩電品牌而言,2011年,其外銷份額就達到了22.3%,2012年第一季度,這一數字已增長到25.4%,到2012年3月,該數字更是達到了28%。
TrendForce認為,中國品牌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受影響最大的并非日韓等一線品牌,而是同走“平價超值”路線的其他二線品牌,如VIZIO瑞軒、Funai船井等。不過從銷量和市場占有率方面來看,中國電視品牌廠商雖然在逐年提高外銷份額,但其整體所占比例仍趕不上其他國際品牌,雖然擠進了全球前十的行列,但其市場份額仍不高。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仍將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與國際品牌相比,中國電視品牌的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中國電視品牌廠商在規(guī)格、技術等方面也亟待取得主導地位。這些都是中國電視品牌廠商走向國際市場需要逐一解決的問題。不過在全球市場,崛起的中國電視品牌絕對是一股不可小覷的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