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的亮度就是指投影燈泡輸出到屏幕上的光線強度,也是投影圖像的明亮程度。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投影機的亮度越高,投射到屏幕上的相同尺寸的圖像就越明亮,圖像也就越清晰。也可能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會給消費者造成誤區(qū),使得許多消費者不管使用空間有多大,都一味地去追求亮度更高的投影機產(chǎn)品,這顯然是不對的。
亮度過高會嚴重損害視力
有句話俗話說的好,凡事都應有個度,如果過了這個“度”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但是如果低于這個“度”也一定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亮度較高的投影機所投射出來的畫面效果相對會更好一些,但亮度絕不是決定畫面質(zhì)量的唯一因素,而且長時間(一部電影時長都在2小時左右)觀看過高的亮度的畫面,可能會導致刺眼,使觀眾眼睛疲勞,長期觀看甚至導致眼睛紅腫、流淚等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嚴重損害視力。
另外一點,如果投影機的亮度過高還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因為投影機的亮度和價格是成正比的,所以單純追求高亮度絕對是不可取的。那可能有人要問了,是不是亮度越低越好呢,當然也不是,如果投影機的亮度達不到畫面效果太暗,眼睛看起來會比較吃力,對眼睛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這也就是說,在選購投影機的時候亮度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追求夠用就好。在日常生活中,電腦的流明大約在100左右,電視大概在兩百左右。而同電腦和電視不同的是,投影機2000或者更高的流明是把使用場所限定在了較大的空間內(nèi)的,根據(jù)用戶反饋,如果是在可以容納50人左右的會議室的話,投影機大概需要2500-3000流明左右的亮度就完全夠用了,而如果是更大的會議室的話則需要更高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