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提升系統(tǒng)照明效率之外, 極致色彩技術還能拓寬色域。紅、綠、藍顯示器的色域是一個三角形的區(qū)域,三個頂點分別由紅、藍和綠濾色片的色度值確定。系統(tǒng)能夠顯示的任何一種顏色,都由紅、綠和藍混合而成。盡管對于許多應用而言這一色彩空間已經(jīng)夠用,但是它無法表現(xiàn)明亮的黃色和青色。這是因為自然界中我們經(jīng)?梢钥匆姷拿髁恋狞S色及青色超出了這個三角形的范圍。增加額外的顏色讓我們可以將三角形擴展成一個更大的多邊形,可供選擇的顏色也隨之增加。
今天許多電視機使用的Rec. 709色彩標準的三角形。通過使用多原色色輪和極致色彩技術,我們可以將色域擴展到外面的多邊形(虛線部分)。這一新的色域所代表的自然界色彩要比今天多數(shù)顯示系統(tǒng)的色彩更為豐富。新的色域也更好地平衡了色度和亮度,呈現(xiàn)出最真實的色彩,讓觀眾獲得精彩的視覺體驗。
在傳統(tǒng)的紅、綠、藍(RGB)色輪上,使用極致色彩技術同樣可以改進色彩處理。所有的色輪在不同的濾色片之間都有一個過渡區(qū)域。當該過渡區(qū)域照亮DMD時,色彩處理器并不能確定DMD上到底是哪種顏色的光。比如說, 當紅/綠輪輻照亮DMD時,DMD只看到紅光和綠光的混合光。色彩處理可以妥善利用這種情況。紅色加上綠色生成黃色。同樣,紅色加上藍色生成洋紅,而藍色加上綠色生成青色。 在這種情況下,黃色、洋紅和青色點位于紅、綠和藍濾光片構成的三角形色域區(qū)間以內(因為這些顏色是由色域內的兩種顏色混合而成的)。 這和在三角形區(qū)域外增加新的色點構成多原色色輪的做法稍有不同。
極致色彩技術可以將輪輻區(qū)域處理成一種合成色(即,將綠/紅輪輻處理成黃色)。色彩處理器可以使用黃色、青色和洋紅來提升顯示器的亮度,這樣可以使用更加飽和的原色。
除了改進照明光學效率并拓寬色域之外,極致色彩技術還可以進一步改善DLP顯示器的圖像質量。和傳統(tǒng)的位數(shù)固定的色彩計算不同,極致色彩計算使用了浮點算法,確保了計算的精度。同時使得噪點降低,顯示的色彩更加真實。提升計算精度加上拓寬色域,能夠帶來超過200萬億種色彩。而極致色彩技術十分靈活,可以讓OEM廠商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定制顯示器的色彩表現(xiàn),在市場上進行差異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