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認(rèn)為PC是最方便的音樂訊源一樣,最強的影片播放機就是電腦,不必被家電支援的影片格式所限制,隨時更新軟體就有新功能,窮極無聊時還能上ptt。去年我就幫家中兩老裝了一臺,接上網(wǎng)路,裝個省電處理器24小時不關(guān)機,安裝DDNS、G6FTPD、UltraVNC、KMPlayer Plus,剩下就是孝順的兒子提供片源,或是讓HTPC自己抓BT,出問題就遠(yuǎn)端遙控修一下,兩老只要會用滑鼠開啟影片就夠了。過年時一家人和樂融融用42" LCD TV看貝武夫,真是歡樂一家宅。
雖然這種自制的HTPC不太好搞輸入裝置和軟體介面,耗電量也比家電高,但功能、C/P值與無敵的影片相容性絕對值得!
DIY HTPC重點是低價和省電,最重要的零件就是內(nèi)建顯示晶片(Integrated Graphic Processor,IGP)的主機板,去年我裝機的時候沒啥好選擇,當(dāng)時ATI和NVIDIA的IGP我認(rèn)為都有點誤導(dǎo)消費者,印著AVIVO或PureVideo影像加速logo,產(chǎn)品規(guī)格里含糊不清地寫「支援MPEG-4解碼」,但「支援解碼」不代表有「硬體加速」,結(jié)果兩邊都只支援MPEG-2/WMV9的加速,裝低階CPU根本播不動新式的1080p影片,最后我挑了最便宜的Intel 915G,影片加速直接用獨立顯卡解決,其實有點兩光。
2008年可就完全不同了,Intel的IGP還是一如預(yù)期的爛,但ATI和NVIDIA的IGP卻有長足進步,新制程更省電、顯示核心也都是采用最新架構(gòu),支援DirectX 10是徹底的雞肋,但原生HDMI輸出、H.264/VC-1加速可就是寶了,而且兩邊都還有「Hybrid系列」的附加功能。
本專題的重點不是效能數(shù)字,而是帶大家瞧瞧ATI與NVIDIA兩邊最新的IGP主機板,深入講解它們的特殊功能。兩張板子都不到臺幣3000元,但說真的,我覺得這比三萬元Radeon HD 3870X2 CrossFireX或Quad SLI那種貴到深處無人買的東西好玩多了。
由于Intel目前的IGP產(chǎn)品是個笑話(注:這不是我說的喔,是NVIDIA CEO黃仁勛說的),NVIDIA/AMD也都還沒有For Intel平臺的新IGP,所以別無選擇只能挑AMD平臺。說別無選擇好像有點傷人,其實沒那么糟。雖然AMD飛龍Phenom有點見龍「犁田」,但入門產(chǎn)品線Athlon仍然頗具看頭,之前BE-2300/2400省電系列就很不賴,不搞超頻、不打電動的話,拿來裝機很好用。
近期AMD則出了一顆全新的Athlon X2 4850e,型號又跟之前的規(guī)則完全不同,但神秘學(xué)的宗旨就是想辦法從路邊電話亭的高度,推算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4850拆開就是48和50,相乘之后就是2400,正好就是就4850e前身4800+的型號一半呢。01眾網(wǎng)友:G.F你再唬嘛...)
4850e用的是65nm制程的"Brisbane"核心,G2 Stepping,和BE系列是一樣的核心。就規(guī)格來看,4850e是雙核心、2.5GHz、1MB L2快取、12.5x倍頻,跟舊的4800+完全相同,不同的是4850e的TDP耗電量只有45W,比原本4800+的65W低一截,所以4850e型號的意義應(yīng)該是「4800+的節(jié)能版」。
之前的BE系列也都是45W,不過4850e的規(guī)格讓它成為45W產(chǎn)品線中效能最高的,現(xiàn)在Intel的桌上型CPU還沒有TDP 45W的(Mobile CPU才有),AMD Athlon X2 4850e算是兼顧效能與省電的不錯選擇,價格只需要臺幣3000元左右。
但要注意,4850e是低階CPU,如果沒有搭配GPU硬體加速,單用CPU幾乎播不動VC-1與H.264的1080p影片,所以底下的IGP晶片組才會這么重要!
AMD Athlon X2 4850e在寫稿當(dāng)下還沒在臺灣上市,不過快了。
4850e的倍頻是12.5x,是有小數(shù)點無法整除的倍頻值,依照AM2腳位的記憶體時脈公式(核心時脈/[倍頻*1/2]),無法被2整除的話得無條件進位,所以記憶體時脈變成2500/7,DDR2-800的記憶體插上去會只剩圖中的358x2 = 716MHz,小小損失一點。
780G是AMD 7系列晶片組的第二彈,首發(fā)是和Phenom一起的蜘蛛平臺790FX,790FX是個不錯的高階晶片組,價格便宜、原生PCI-Express 2.0、低發(fā)熱低耗電、支援四卡CrossFireX,可惜它只支援AMD CPU(聽起來怪怪的),而目前Phenom還不適合做為高階玩家平臺。
780G的定位就不同了,內(nèi)建顯示是鎖定入門平臺,我認(rèn)為這比高階產(chǎn)品更難做,高階產(chǎn)品只要把最強的東西通通塞進去就好,但IGP產(chǎn)品要有豐富的功能、穩(wěn)定性、夠強但又不能太強的顯示核心,最后還要兼顧價格。而780G是在各方面都有絕佳平衡點的產(chǎn)品,測完之后我認(rèn)為780G的潛力甚至不只是便宜合板而已。
由上面的架構(gòu)圖可看出,780G是由RS780北橋和南橋SB700雙晶片構(gòu)成,之前690G的北橋和南橋各是80/130nm制程,這次AMD為了強調(diào)省電,780G的兩顆晶片都采用最新的55nm制程。北橋支援Phenom所用的HyperTransport 3.0匯流排,但也向下相容Athlon 64/X2的HT 2.0,就算買來只裝舊CPU,也能確保未來的升級空間。SB700南橋也是全新的晶片,支援到12個USB、6個SATA(有AHCI/RAID功能)、HD Audio等等,終于換掉ATI用了N年的SB600南橋。
完整支援UVD的顯示核心
780G的顯示核心是Radeon HD 3200,其實這就是Radeon HD 2400XT的55nm制程縮小版,并直接塞進北橋里,和ATI目前的入門獨立顯卡Radeon HD 3400的規(guī)格相同,都有40個Shader單元(Stream Processor),只是獨立晶片有較高的時脈和專屬高速記憶體,效能一定比IGP快,但IGP核心有等同于獨立顯示晶片的規(guī)格也蠻厲害了。
重點是780G的顯示核心完整支援UVD影像技術(shù),之前690G是組合X700的3D核心和X1000的影像核心,變成3D和2D都有點退流行的IGP?墒荝adeon HD 3200完全跟上目前ATI主流的顯示晶片,支援DirectX 10.1,完整MPEG-2/VC-1/H.264的硬體加速,支援DVI、HDMI、DisplayPort輸出、HDCP加密等等,這些在獨立顯卡算家常便飯的東西,到IGP合板上就變很高檔的規(guī)格了,780G是目前唯一支援所有影片格式100%硬體加速的IGP晶片組。
780G顯示核心的GPU-Z資訊。
我們測試的板子是最近很熱賣的技嘉GA-MA78GM-S2H,它是最先上市的780G主機板之一。
GA-MA78GM-S2H是Micro ATX的小板子,但上面該有的通通都有了,對HTPC來說甚至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過需求了,拿來當(dāng)一般桌機也很夠。
780G的南橋SB700支援6個SATA,GA-MA78GM-S2H上放了5個,另一個在擋板上的eSATA。
只有四相電源設(shè)計,要插極品飛龍玩超頻可能蠻拼的。
GA-MA78GM-S2H的I/O非常豐富,DVI/HDMI/D-Sub全部都有,還有光纖、5.1聲道、四個USB 2.0、IEEE 1394和eSATA。其中HDMI可直接輸出視訊和音訊,弄成播放機接電視很方便。
板子還有一條PCI-E 2.0 x16的插槽讓玩家升級獨立顯卡,北橋散熱片旁則有2pin電源可接小風(fēng)扇,其實780G運作時散熱片并沒有很燙。
的正面照,因為是低階合板,只有CPU電源模組的部分用了固態(tài)電容,其他還是一般的電解電容。我可以理解降低成本的用意,不過如果拿來做HTPC,24小時不關(guān)機的話,換成全固態(tài)會增強耐用性,當(dāng)然,還有爽度,這很重要!
由于AMD CPU都內(nèi)建記憶體控制器,所以RS780北橋晶片就是一顆GPU加上PCI-E Switch,TSMC 55nm制程讓die size非常小,可是205M電晶體比Radeon HD 3400的181M還多。雖然內(nèi)建顯示,但RS780也有PCI-E 2.0 x16的通道插獨立顯卡,并可拆成x8/x8做CrossFire。
SB700是ATI龜了很久的新南橋,SB600的加強版,支援到你應(yīng)該用不完的12個USB埠、6 SATA、eSATA、1 PATA、GbE網(wǎng)路、HD Audio等等。
780G只有一個TMDS晶片,DVI和HDMI只能擇一輸出,BIOS里可以切換,不過數(shù)位(DVI/HDMI)和類比(D-Sub)可以同時輸出。
780G可以有Onboard的專用顯示記憶體,不過板卡廠為了壓低價格通常不會做,而是共用系統(tǒng)記憶體,780G最高可抓512MB的記憶體,Auto的則會看系統(tǒng)記憶體大小來決定,裝上主流的2GB RAM會割256MB來用。
780G的BIOS里有獨立超頻顯示核心的選項,好玩的是,顯示核心就是在北橋里,而主機板北橋電壓一向都能輕松調(diào)整,不像顯示卡要調(diào)電壓就得改線路,780G在BIOS里就能直接加壓超頻。我當(dāng)然不手軟,北橋電壓馬上+0.3V(最大值),顯示核心時脈從500MHz一直拉高、一直拉高,最后我不敢相信所看的數(shù)值,從原本的500MHz拉到870MHz,超頻幅度達70%!我猜沖不上900MHz的原因只是散熱片不夠力(加壓超頻后超燙),加顆風(fēng)扇應(yīng)該就能超更高,不過吃類固醇踩腳踏車并不會變機車,超頻70%后游戲效能只有提升14%,但這種超頻能力看了真爽!
GA-MA78GM-S2H的北橋電壓最多可以+0.3V。
870MHz的內(nèi)建顯示晶片,爽度十足,效能...嗯,別想太多。
為了兼顧成本,IGP的顯示核心都蠻弱的,即使780G內(nèi)建的Radeon HD 3200有"接近"入門獨立顯卡的效能,但最多只能打打CS或不太操的線上游戲,想玩比較「嚴(yán)肅」的PC Game就爆了,新的DX10游戲就更不用提。一些玩家可能因此敗了獨立顯卡希望游戲能順一點,但既然一開始是買合板,買獨立顯卡的預(yù)算通常也不高,最后發(fā)現(xiàn)游戲是有變順了,但命中注定玩不動的還是玩不動。而Hybrid CrossFire就是給入門玩家的特殊技術(shù),它串連低階獨立顯卡和IGP的顯示核心,兩者合并運算,讓兩張慢卡變得......不那么慢,重點是不會浪費原本IGP的3D性能。
ATI之前的IGP晶片組一直有個功能,插上獨立顯卡時不會關(guān)閉內(nèi)建顯示核心,過去是用來做Surround View多螢?zāi)还δ埽喈?dāng)于有兩張顯卡四輸出。Hybrid CrossFire算是更進一步,在效能面連結(jié),只要插Radeon HD 3400系列,便可和780G的3200做軟體CrossFire,無論從獨立顯卡或內(nèi)建顯示的觀點來看,都是大幅加強效能。
Surround View是過去ATI的IGP產(chǎn)品就有的功能,內(nèi)建顯示和獨立顯卡都可輸出畫面。
不玩電動用內(nèi)建顯示,有需要的話再買一張低階卡,Hybrid CrossFire能合并兩者的3D性能。
為什么限定是3400系列?因為效能等級接近的GPU串連比較容易做負(fù)載平衡,而且如果插了Radeon HD 3600或3800系列,你還會在乎IGP那有如小綿羊機車裝擾流板的效能加強嗎?
開啟Hybrid CrossFire的方式很簡單,插上Radeon HD 3400,BIOS里設(shè)定Sourround View讓IGP保持開啟,到Catalyst下看3200會消失,但多出CrossFire的選項,勾選之后就啟動了。只是要注意幾點,目前Hybrid CrossFire只支援Vista,XP可能要等未來的驅(qū)動程式,另外,Hybrid CrossFire并沒有省電的功能,不能像NVIDIA Hybrid SLI可切斷獨立顯卡的電源,ATI類似功能的PowerXpress技術(shù)只有出在筆電上。
Hybrid CrossFire只支援Radeon HD 3400系列,我用的是3450公板。
插上之后,再到780G的BIOS里啟動「Sourround View」。
開機后會發(fā)現(xiàn)Catalyst里已經(jīng)沒有IGP的3200型號(不過裝置管理員還看的到),但卻跑出CrossFire的選項,勾了之后就啟動Hybrid CrossFire。
我用HL2:EP2測試來反映TF2、CS的效能,可看出780G的3D效能已經(jīng)逼近Radeon HD 3450,而在插上3450啟動Hybrid CrossFire之后,以780G的觀點來看效能提升60%,對3450來說則提升30%,等于買一張獨立顯卡,還免費賺到額外三成的效能。
但WOW就有點問題,開啟Hybrid CrossFire之后效能反而掉下來,可能驅(qū)動程式有問題,希望這是少數(shù)案例。
Hybrid CrossFire是780G晶片組的功能,但我認(rèn)為它反而大幅增加Radeon HD 3400系列的賣相,會買合板和低階顯卡的其實是同一群人,而Hybrid CrossFire的出現(xiàn)則刺激他們升級,買一張卡還多出三成的效能,告非!其他中高階的產(chǎn)品都沒這么爽呢,以最低的預(yù)算換來明顯的成長,對AMD和使用者來說是雙贏,難怪ATI和NVIDIA都搶著做類似的功能。
在做進一步的效能測試比較前,再來看看NVIDIA這邊最新的IGP晶片組。
之前NVIDIA的IGP晶片組型號讓人很吐血,一定是某個行銷部的天才說:「嘿!GeForce和nForce是NVIDIA的兩大品牌,內(nèi)建顯示晶片組剛好兩個都有,所以型號就兩個都放吧!」,結(jié)果造就GeForce 7150/nForce 630i產(chǎn)品型號,指的其實是一個晶片組而非兩個產(chǎn)品,其中GeForce是指IGP的顯示核心部分,超無聊Zzz...。
幸好nForce 7系列終于改掉了,大部分產(chǎn)品還是掛nForce(即使有顯示核心),但最低階IGP則改用GeForce 8x00的型號,特別強調(diào)顯示能力,雖然掛了GeForce的名稱,但它是指內(nèi)建顯示的晶片組,是主機板而不是顯示卡。目前NVIDIA在AMD平臺的入門IGP有8300/8200/8100三個型號,8100沒有PureVideo HD,無力播放藍(lán)光影片,8300與8200差別只有IGP的3D效能,所以我挑C/P值比較好的8200做介紹。
8200支援HyperTransport 3.0,可插Phenom或向下相容到Athlon,其他I/O功能也和780G很類似,包括USB數(shù)量、音效、網(wǎng)路等等。不過8200延續(xù)NVIDIA的習(xí)慣,采用單晶片設(shè)計,或許能比雙晶片省電,但8200的核心MCP78S是TSMC 80nm制程,舊制程可能會抵銷單晶片的省電。
GeForce 8200顯示核心
8200晶片組的顯示核心(呃,就叫GeForce 8200)和GeForce 8同架構(gòu),16個Shader單元讓效能接近獨立顯卡GeForce 8400GS,也有最新的PureVideo HD。但NVIDIA PureVideo HD只支援H.264的完整加速,VC-1部分少了Entropy Decoding解碼,雖然VC-1不像H.264那么操,但這多少會增加CPU的負(fù)擔(dān)。
8200有原生DisplayPort/HDMI/DVI/D-Sub輸出,比較特別的是HDMI支援到最新的1.3版(780G只有HDMI 1.2),可輸出八聲道的LPCM音訊,也就是能用軟體解碼TrueHD/DTS-HD無失真壓縮格式并透過HDMI輸出,和偉大的PS3同等級,當(dāng)然,要有對應(yīng)設(shè)備才能享受。
8200的IGP資訊,500MHz時脈比桌上型的8400GS還略高一點點,不過笑能...咳,效能底下就會看到。
Jetway HA05-GT
直到截稿前,GeForce 8200上市的產(chǎn)品并不多,就算有也是Sample量不足,或是媒體Sample全被NVIDIA收走,"希望"媒體現(xiàn)在不要曝光。最后我借到的是Jetway HA05-GT,可惜它是ATX大板而非Micro-ATX,但要做HTPC也無不可(只是比較大臺)。未來幾周內(nèi)各板卡廠都會有GeForce 8200的小板子,這篇就先預(yù)覽GeForce 8200的功能和效能。
形狀有點好玩的晶片組散熱器,是像海膽嗎?
五相電源模組,可以對付相當(dāng)高階的Phenom處理器。
擴充插槽也很多,可額外再插PCI-E獨立顯卡。
6個SATA
跟技嘉780G一樣,電源處理部分是固態(tài)電容,其他則是一般的電解電容。
HA05-GT沒有DVI輸出,只有HDMI和D-Sub,不過HDMI/DVI很容易互轉(zhuǎn),倒不是大問題,但少了光纖輸出有點可惜。
用一元硬幣做對照,由于制程不同,8200的Die size明顯比780G北橋大。
BIOS里可調(diào)整IGP所抓的系統(tǒng)記憶體大小,底下的測試是用256MB。
8200的IGP核心時脈一樣是500MHz,Shader單元則是1.2GHz,BIOS里一樣可以對北橋加壓超頻,甚至可以單獨調(diào)Shader時脈。
HA05-GT的北橋電壓只能往上0.1V,限制了GPU的超頻幅度,我超到IGP核心670MHz、SP時脈1680MHz就出現(xiàn)雜點了。
Hybrid SLI=HybridPower+GeForce Boost
技術(shù)行銷就一定要弄一堆有上標(biāo)TM的英文名詞嗎?
Hybrid SLI是GeForce 8200的特殊功能,由GeForce Boost與HybridPower兩個技術(shù)組成,HybridPower在之前的GeForce 9800 GX2測試?yán)镉?/FONT>提到,這里就復(fù)制貼上吧。
HybridPower是針對高階卡而設(shè)計的功能,要搭配有內(nèi)建顯示的主機板一起使用,當(dāng)不需要3D時(比如上網(wǎng)、文書處理),就切斷顯示卡的電源,玩游戲時再啟動。畫面則統(tǒng)一由主機板的內(nèi)建顯示來輸出,在獨立顯卡啟動時,畫面會透過PCI-E傳到內(nèi)建顯示再輸出。對高階卡來說HybridPower很實用,尤其是9800GX2/9800GTX這種頂級暴力卡,不玩游戲時就關(guān)閉,絕對可以省下很大一筆電費!
顯示卡要有特殊布線才能支援HybridPower,基本上就是透過SMBus送出訊號,讓GPU進入S4待機狀態(tài),或許不算完全切斷電源,但耗的電非常少。由于要特殊布線,所以只有新卡才支援了,目前只有9800GX2和9800GTX支援HybridPower。
HybridPower就是讓電腦有高效能和低耗電兩種模式,前者啟動獨立顯卡,后者只用內(nèi)建顯示應(yīng)付。
HybridPower下,畫面輸出統(tǒng)一從內(nèi)建顯示連出去,9800GX2可在Quad SLI模式下開啟HybridPower,省下來的電會相當(dāng)可觀!
當(dāng)不需要3D效能時,北橋就送出SMbus的訊號讓獨立顯卡進入待機狀態(tài)。
玩游戲時再啟動,這時獨立顯卡運算的畫面會透過PCI-E傳回到內(nèi)建顯示再輸出
HybridPower有點吊詭,目前只有高階顯卡才支援,但買高階卡的玩家不太可能用入門IGP合板,超頻性、周邊功能都不適合,大家自己想像9800GTX插在GeForce 8200上的樣子就好了,根本就是一樹梨花壓海棠。反倒是高階晶片組迫切需要這個功能,讓有錢的大爺們可以兼顧省電和效能,幸好NVIDIA也有想到這點,nForce 780a/750a/730a全系列都有內(nèi)建顯示,也全都支援HybridPower,而對低階的GeForce 8200來說,HybridPower現(xiàn)階段倒是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