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Indra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第一,Indra的正面網(wǎng)罩不僅是保護單體和裝飾,同時也是Indra整體設計之一,網(wǎng)罩后面有吸音棉,切割的角度也經(jīng)過計算,是聲音阻尼的一部份,所以原廠建議聆聽時最好安裝網(wǎng)罩。第二、Indra的低音反射孔設計在底部,所以原廠配備了Apex腳釘,可以將喇叭底部撐高,為低音增加吞吐的空間。也因為低音反射孔設置在底部,所以喇叭擺放位置的地板材質,對聲音也有影響,如何調整Indra到最佳狀況,還需要用家的巧思搭配。
為了迎接Indra,U-Audio準備了dCS Puccini SACD唱盤、Audio Research LS-26前級與Reference 110后級,而Puccini SACD本身具備數(shù)位音控,聆聽過程也試著以Puccini直入REF 110。過去一般刻板印象,都認為Avalon不好推,但Indra似乎對擴大機友善許多,在商借的dCS與ARC尚未到齊前,我還使用了Hegel P2A與Cyrus 6vs2綜合擴大機搭配,Indra也能有均衡的表現(xiàn),只是規(guī)模感和重量感稍輕。相較之下,ARC的前后級組合,驅動力和余裕度當然比起綜合擴大機好得多,試聽心得也以dCS配ARC為準,但兩部綜合擴大機也能將Indra推出水準以上的表現(xiàn),顯然不能說是一對難推的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