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聞

客廳主角登場,液晶電視顯示品質討論篇

反應速度
來源:IT168 更新日期:2006-08-02 作者:Apple
內容導航:  分頁瀏覽 | 全文瀏覽

反應速度

    反應速度(也稱‘應答時間’)也是LCD的一大弱項,一般而言反應速度最佳的是CRT,其次是PDP,LCD為最末。反應時間以‘毫秒,mS’為單位,毫秒數(shù)越小則反應越快,顯示表現(xiàn)也越佳。

富士通西門子(Fujitsu Siemens)公司的MYRICA V17-1液晶電視,畫面尺寸為17英寸,重量6.5公斤,屬于桌上型個人電腦用顯示器與小型電視的雙用組合。

    不過,今日一般說明書上所寫的反應時間,多是由黑(最暗)轉白(最亮)與由白轉黑兩項表現(xiàn)的平均值,例如由黑轉白為3.6mS,由白轉黑為2.3mS,平均的結果約3.0mS,我們就會寫:3mS。所謂的‘最暗’與‘最亮’,其實是指每個像素(Pixel)的每個原色(紅綠藍其中一個),以一個紅原色像素來說,‘最紅’即是‘最亮’,‘最不紅’即是‘最暗’。

    除了‘最暗轉最亮’與‘最亮轉最暗’以外,其實還有階段性的變化,以8-bit色階而言,最亮到最暗共有256個刻度,0為最暗,255為最亮(最紅、最綠、或最藍),倘若今日是從‘5藍’轉成‘120藍’,此可稱為‘灰階對灰階,Gray-To-Gray,簡稱:GTG’的轉變,所謂‘灰階’即是并非‘最暗’也并非‘最亮’,即是色階中1--54的范疇。

    事實上GTG才是LCD的至弱困擾,‘最暗轉最亮’與‘最亮轉最暗’的反應速度都還算快,真正反應緩慢的就在GTG上,但GTG又是真正顯示時最常用的,機率遠多于‘最暗轉最亮’及‘最亮轉最暗’,倘若最暗亮互轉(也稱為on/off,即是最大液晶扭轉與不扭轉)的平均反應時間為25mS,則GTG多半會超過80mS,而on/off為16mS時GTG也會超過60mS。

    此外,8-bit色階(或稱:色深)只是基本,更高品質的顯示已增至10-bit、12-bit,如此灰階的細膩刻度更多,這也就更加考驗液晶扭轉的反應時間。

 標簽:
廣告聯(lián)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lián)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