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D大片《生化危機4》熱鬧開場,緊隨其后的國產3D影片《魔俠傳之唐吉可德》卻黯然“離場”,此片在國內累計票房不到4000萬元,沒有實現(xiàn)2億元票房的預言。在進口3D大片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到目前為止上映的4部國產3D片卻無一收回成本。3D電影業(yè)是否是適合以未成年人為主要觀眾群的兒童動畫電影?
美籍技術總監(jiān)凱文說,他看了《魔俠傳之唐吉可德》后特別失望,只有字幕是立體的,視覺感受完全不到位。在凱文看來,3D技術是中國影人的一個新課題,如果還沒有做到就貼上標簽,就是一種欺騙。
同時,在記者采訪的14位觀眾中,大多數都表示要看導演和主創(chuàng)陣容才能決定,沒人自稱是國產3D影片的鐵桿粉絲!坝捎3D電影一般都有元素豐富的虛焦布景畫面,這些元素會讓眼球重新聚焦,且屢屢聚焦失敗,會使兒童產生暈眩感,甚至可能引起斜視和其他視力損傷!币晃粡尼t(yī)的觀眾李女士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我國已有一些醫(yī)學工作者對兒童觀看3D影片影響視力發(fā)育提出了警示,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家長也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并且開始控制孩子觀看3D作品。作為兒童觀影的主要組織者,對于兒童觀看3D影片的限制,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3D兒童動畫電影的市場規(guī)模。
3D技術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使影片的場景更加逼真和震撼,尤其適合于對鏡頭視覺沖擊力有特殊要求的作品,比如災難片、科幻片、戰(zhàn)爭片及某些動作片等,但是這些類型影片的目標觀眾群主要是成人而非兒童。
華漫兄弟CEO李儒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兒童影視作品,最重要的是故事情節(jié)簡潔、輕松、感人、色彩鮮艷,講究的是內容的真、善、美。當前大多數兒童動畫電影不能吸引孩子的本質原因,正是制作方沒有耐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們的真實需求,過于追求功利。在文藝界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緒影響下,制片方重“量”輕“質”、重“名”輕“實”,導致當前的兒童影視作品大多創(chuàng)造力匱乏、內容空洞。具體的表現(xiàn)就是作品的情節(jié)不暢、人物形象欠豐滿、語言粗陋等。這些問題,不僅不可能通過3D技術來演示和彌補,反而可能由于技術的夸張而更加凸顯。
匯信合智咨詢劉德良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影視作品來講,越是簡單的越難表達。兒童動畫影片還是應該從故事本身下工夫,把握目標受眾群體的欣賞需求及特點,想通過技術或者其他噱頭取巧地回避內容和創(chuàng)意不足,不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行的。從積極的方面想,制作人不是非要搞“3D競賽”才能贏得小觀眾的心,小成本2D制作仍然存在很大的成功機會。
劉德良補充道,當前的“3D熱”似乎也在帶動起“動畫電影觀眾成人化”的風潮,3D讓不少制作人更有信心把重點轉向看起來消費能力更強的成人群體。然而,兒童動畫電影觀眾的規(guī)模和消費能力不應被忽視。
“3D”并非不好,但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影片的內容才是核心。高投入的3D動畫電影并不是兒童電影形式的最佳選擇,制片方應將更精力投入到了解兒童的需求,精心打造符合兒童的電影故事,精彩的故事加上低成本二維動畫技術的兒童動畫電影,更符合中國目前的市場現(xiàn)狀、有機會獲得更大的商業(y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