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想買的液晶電視,有些人習慣先看旁邊的標價簽,再問營業(yè)員:“這液晶電視價格能少么?”如果這么做,那就遭了,營業(yè)員就此可能判斷出你對液晶電視市場及相關產品售價并不了解,也就不可能會給出比較實在的價格。
選擇機會亮出自己的底牌
真正老道的做法應該是到店面后直接詢問營業(yè)員:“xxx型號的液晶電視多少錢?給個實在價,我在其它地方都問過了!
能夠一口說出液晶電視具體型號,這說明對產品比較了解。不管我們是否真的在其它賣場問過價格,此時營業(yè)員肯定都不敢隨便報價了,而是會綜合考量后給出一個比較大眾化的報價(這個價格估計在其它賣場詢問也是這么多)。
得到這個價格后,在心里我們就應該拿它跟網上報價相對比,如果比網上價格高,那肯定還有砍價空間;即便是更低,我們依然要堅持繼續(xù)砍價。
此時,如果你問營業(yè)員:“這個價格還有沒有少?”
營業(yè)員一般都會使勁搖頭回答你:“沒有少了,這個價格已經是最低價了。”遇到厲害的營業(yè)員,說不定還會恭維你幾句,贊揚你對液晶電視很了解什么的。
這個時候,我們也該亮出自己的底牌了:“xxxx元。這個價格如果可以,馬上開單,我買了!弊⒁,這個底牌應該是經過多方查詢、比較后得出后你所能接受的實際成交價。此時,營業(yè)員如果表示同意了,那砍價也就結束了。要是他不同意,原因很可能是他沒有這個價格的權限。我們就可提醒他是否打個電話請示下經理,看能否賣。
于是,營業(yè)員打電話向上面請示。結果一般有兩種:經理同意了,砍價行動順利結束,我們也以合適的價格買到了心儀的產品;經理不同意,但會在電話里給出新的底價,這個價格應該就是此賣場的最低售價了。即便是比我們原來預計的價格有出入,但一般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也可以結束砍價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