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之二:謹慎對待 低價=性價比?
一款電視在度過短暫的“新品上市”階段步入成熟期之后,價格的調(diào)整也就接踵而至,特別是在元旦、新年這種公共假日,這類產(chǎn)品更是發(fā)動低價攻勢的好時機,以超低的價格刺激著人們的購買欲望。不過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低價常常與“縮水”同行。十一之后,暴露出來得合資品牌彩電廠商使用臺灣屏事件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常見的液晶電視縮水主要體現(xiàn)在面板、做工用料、芯片、接口等幾個方面,而這些問題往往又與產(chǎn)品質量、壽命、實用性以及畫面質量等日常使用中的實際問題相關聯(lián)。購買這樣的產(chǎn)品雖然少花了幾百元甚至幾千元,但是性價比相比于同類產(chǎn)品來說要差了很多,甚至還不如一個檔次的產(chǎn)品。畢竟花了好幾千元買了一臺平板電視,剛用到一年保修期就說BYEBYE,有多郁悶不難想象。
雞肋指數(shù):★★★